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是最具争议的帝王?他都做了些什么
大家好,说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976年,突然去世,留下了千年谜团“”。就在赵匡胤去世的第二天,登基继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执政的22年在北宋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也是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帝王之一。
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因为宋朝在他的手里走向了盛世。也有人认为他是昏君,他两次北伐的失败给宋朝的国防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备受争议的武功
说实话,宋太宗的武功用来形容是不为过的。但整体上看,宋太宗的军事能力在中国所有的帝王中不算最差,他在宋朝军事方面倒是做了点贡献
第一,统一中原。
公元979年正月,赵光义派出大将潘美北上,随后,赵光义又亲自率兵北上。在进攻的过程中,宋军在赵光义和潘美等人的指挥下成功击退辽军,随后灭亡北汉,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原地区。此举结束了起义以来祸害中国近百年的动乱局面,老百姓至少能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中。
第二,修建水长城防备辽军。
不得不承认,宋太宗修建水长城成功顶住了辽军南下。当时,宋朝的沧州刺史何承炬就建议宋太宗,采取修建水长城的办法防御辽军进攻。何承炬的建议被宋太宗采纳。随即,宋军从全国各地抽调数万官兵修建水长城。这座水长城西起西塘泊,全长近千里,经过边境线附近的7个军州。汇集河流19个,淀泊30个,当中设置堡垒26座、军铺125个,士兵3000多人,还有战舰100多艘。
整个水长城完工后,宋军凭借水长城先后7次击退辽军进攻。正是水长城的修建,保住了北宋100多年的国运。,水长城是宋太宗给北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太宗在给北宋国防作出贡献的,他也给北宋的国防挖了坑。
赵光义在军事上最大的两个缺点在于第一,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第二,缺乏战略眼光。这一点可以从宋太宗的北伐身上找到答案。公元979年,宋太宗刚刚灭掉北汉就不顾下级将领的反对,兴师动众的攻打幽州,宋军和辽军在高粱河附近展开激战。当时,宋军长途北伐,人疲马困,再加上后勤补给过长,宋军已经无力支持继续北伐。但野心极大的宋太宗不顾下属的建议,硬是让宋军在高粱河与辽军。
结果,宋军打幽州城久攻不下,辽军在韩德让等将领的指挥下对宋军展开反击,让宋军损失上万人,赵光义本人身中两箭,被迫坐驴车逃走。
到了公元986年4月,赵光义在东京遥控指挥,20万宋军兵分三路对辽军展开北伐。在雍熙北伐中,赵光义犯下了两个错误。一个是监军制度,此举捆住了前线将领的手脚。第二个是阵图。
赵光义没和其他人商量,想的画出阵图,让前线将领打仗。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宋军依照阵图打仗,打的都是败仗。而宋军将领李继隆没有按照阵图打仗,却在唐河、徐河等战斗中打败辽军。尤其在唐河之战中,李继隆指挥宋军全面出击,歼灭辽军15000多人。唐河、的胜利证明,宋军的实力不算弱,如果赵光义能多一些长远的战略眼光,即便宋军收不回幽云十六州,也不会在雍熙北伐中败得那么惨。
那么,宋太宗北伐失败给北宋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哪里呢?边境不安宁。
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军大举南下,深州、德州等城市相继失守。如果不是宋军及时调整部署顶住辽军进攻,再加上赵光义及时修筑水长城抵挡辽军,辽军就真有可能深入北宋腹地了。宋军北伐的失败着实让辽宋边境的老百姓吃尽了苦。辽宋边境问题直至时期才最终解决。而且,宋太宗的北伐失败使得宋军整体转入防御,这给宋朝的国家战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不至于让宋朝走向灭亡。
整体而言在武功上,宋太宗最大的缺点是刚愎自用、在军事上不听正确的意见,还对武将不信任。此举造成了宋朝两次北伐的失败和的悲剧。但宋太宗最大的优点是知错能改,在两次北伐失败后,宋太宗能及时修筑水长城防线,保住了宋朝一个多世纪的安全。论打仗,宋太宗还是要比他的哥哥差了一大截。
影响深远的文治
宋太宗的武功备受争议,还糟点多多,但宋太宗的文治可是影响极其深远。客观上看,宋太宗的文治比宋太祖赵匡胤做的要到位很多。赵匡胤奠定了北宋文治的大框架,而赵光义确立了北宋文治的制度。为北宋的文治兴盛做了很多贡献。
第一,改革言路。
宋太宗改革了以来的谏官制度。宋太宗向唐太宗学习,希望做一位从善如流的帝王。公元988年2月,宋太宗对谏官机构做出重大改革,将左右补阙改名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此举无疑于提高谏官的地位。宋太宗还鼓励官员,他几乎没有对犯言直谏的官员做出惩罚。宋太宗自己就很欣赏像这样犯言直谏的官员。
第二,改进登闻鼓制度。
公元984年,赵光义下诏改革登闻鼓院。到了992年,宋太宗进一步下诏改革登闻鼓制度。并在禁门外设置一个大鼓,臣民有冤情可直接向反映。赵光义还亲自审理登闻鼓案件,为臣民主持正义。比如,一个叫做孙崇望的官员向赵光义反映,当地有一个叫曹翰的人搜刮民脂民膏。赵光义接见了孙崇望,随后与大臣开会作出决定剥夺曹翰的爵位, 没收曹翰的财产。
第三,改革制度。
赵光义文治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是改革科举。赵光义改革科举有以下两个方面,扩大录取人数。赵光义从寒门弟子中招收人才,像寇准、正等人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诞生的人才。此举无疑是在扩大官员的基础,提升了官员的素质,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糊名阅卷。公元992年,赵光义同意用糊名阅卷的办法批改卷子。此举有利于保证考试的公平性。糊名阅卷制度由创立,但没有在唐朝大规模使用。糊名阅卷制度是在宋太宗时期开始使用的,宋太宗对中国做的贡献是被历史所铭记的。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