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为什么不采纳推行推恩令解决藩王问题?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说起建文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据《.平津侯主父列传》所载,所谓“”:“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可知“推恩令”的大致内容就是将原本诸侯国中只有诸侯王的嫡长子一人能继承诸侯国的土地,变成只要是诸侯王的儿子,他就能从诸侯王的手中分得一块土地,然后自建侯国。
也就是说西汉所推行的“推恩令”,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借着分割诸侯国的疆土,来达到削弱诸侯王实力的目的,即用“以地侯之”的方法来让诸侯王“不削而稍弱矣”。
而我们要知道,的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疆土的。当初在建立藩封制度时,虽赋予藩王提兵专制的重权,让他们替中央朝廷来抵御外族的侵略和反击,从而护佑明朝江山社稷的安稳,但朱元璋也深知,让藩王在边疆手握重兵,如果再让他们有自己的疆土,有自己的子民,有自己的征税权,这恐怕会对中央政府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朱元璋定下祖制,明朝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即藩王不会有自己的封地,也不参与地方的治理,也没有征税权,只享有朝廷发放的俸禄。
如此,试问一个没有封地的藩王,拿什么去实行“推恩令”?难道先给他们土地,然后再去实行这个?这不是瞎闹吗。同时朱允炆要削藩,只是想削藩王的兵权,藩王所享受的其余权力,如俸禄、对王府署官的自治权等权力,他并不会去剥夺。而如果只是想削藩王的统兵权的话,“推恩令”就更是没有推行的可能性,要知道藩王所领的兵,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兵,将朝廷的兵分来分去,这置朝廷威严于何地呢?
所以,西汉的“推恩令”在明朝根本就没有可以推行的土壤。
当然,在朱允炆主政时期,的确有大臣向他提过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来进行削藩。高巍曾向朱允炆上书:“今盍师其意,勿行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意就是不要效仿晁错的强行削藩,而因效仿主父偃的怀柔削藩,即因在不引起国家内乱,又不引起藩王大规模反抗的情况下,来行削藩之事。
可以说,高巍的这种削藩思想无疑是正确的,毕竟以当时的环境,如果明廷采用怀柔的方式去剥夺藩王手中的兵权的话,以朝廷绝对的实力,在性命无忧的情况下,那些藩王,即使是,也多半是不会造反的,而是会乖乖交出手中的兵权的。
与此同时,在高巍提出要用怀柔的方法去削藩时,户部右侍郎卓敬还额外补充道“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即对新藩王进行“异地分封”,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继承藩王爵位时,就要被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继承藩王爵位时,就要被封在北方。
显然卓敬的这个意见,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瓦解藩王对于地方的干扰与控制,从而让朝廷可以更加容易地对藩王进行控制。试想,一个藩王如果世代都待在一个地方,以藩王的身份,地方上在日积月累下,它肯定会被藩王所控,因此朝廷要想对付藩王,肯定就会遇到百般阻扰,肯定是难上加难。因此,如果是让藩王只能在一个地方待上一代的话,那他肯定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控制住这个地方的。也就是如此,如果让这种情况维持下去,藩王必定不会再有机会去威胁中央政府的。
同时,卓敬还建议朱允炆“燕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卓敬清晰地认识到这次削藩最大的变故在燕王朱棣这边,只要朱棣被控制,削藩必定成功。因此,他劝说朱允炆,如果真要削藩,那就先对朱棣下手,先把他迁到南昌,这样即使他会反,朝廷也好控制。
由此,如果当时朱允炆真的遵循高巍和卓敬所提出“怀柔削藩”、“异地分封”的计策,朱允炆的削藩必定是可以成功的。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终没能听得进去他们二人的削藩之策,他最终采用的还是以武力来进行削藩,而且他采用的武力削藩还是最为下策的黄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后强”,即“先干掉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动燕王”,而不是所提出的“先强后弱”,即“先干掉燕王,再干掉其他弱小的藩王”。
如此,朱允炆的武力削藩不但失去了先机,而且这般对藩王下死手的做法,最终也逼得朱棣只得造反,而其余有权力的藩王,虽不敢明着反对朱允炆,但因朱允炆如此这般绝情的削藩,他们也不支持朱允炆,只是作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