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祄是什么人?用“命”压垮皇太子
你真的了解胤祄吗?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胤祄,的第十八个儿子,生母是密嫔,他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八月初八日,薨逝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日。虽然他只活了八岁,他的离世却成为大清国第一个皇太子被废的导火索。
胤祄是康熙皇帝四十九岁的时候生的皇子,“老来得子”,康熙皇帝自然十分喜爱这个小皇子。据史料记载,在胤祄生活的八年里,康熙皇帝亲自带着他巡视塞外四次,且三次都是在胤祄去世前一年巡视的。一次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皇帝带领着皇太子、皇长子多罗直郡禔、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皇十七子允礼、皇十八子允祄随驾。
可能是长期的颠簸加上塞外风寒,年小的胤祄在七月突然“两腮肿胀,高烧不退”。八月,病情严重的胤祄留在了“永安拜昂阿”这个地方调理病情。康熙皇帝带着其他众皇子又接着出巡塞外。后胤祄病重,康熙皇帝急忙回来看望这个病入膏肓的小皇子。康熙皇帝虽内心十分着急胤祄的病情,又怕众人说他溺爱幼子。于是康熙皇帝明发上谕说“允祄病无济,区区稚子,有何关系,至于朕躬,上恐贻高年皇之忧,下则系天下臣民之望,宜割爱就道”。康熙皇帝随即十分不舍得出发巡视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日,皇十八子胤祄薨逝于永安拜昂阿的行宫。
在胤祄病重期间,皇太子胤礽依然面有喜色,我行我素,看起来好像要“放飞自我”,康熙皇帝十分震怒,召集诸王、大臣、侍卫等文武官员在御帐前,哭诉着说“朕上承祖先之基业,如今当皇帝也已经四十八年了,兢兢业业,就想把天下治理的国泰民安”。
说到这里,康熙皇帝由悲痛转向愤怒,他接着说“皇太子不效法祖宗的德行,不听从朕的教诲,坏事做尽。你做的那些破事儿,朕都说不出口。朕已经容忍你二十余年,你竟然做事越来越过分,羞辱诸王贝勒,朝廷大臣,作威作福。你还纠集党羽,窥探朕的”。
康熙皇帝说到此,看了看跪在身边的诸王大臣,又看了看瑟瑟发抖的胤礽,怒火似乎平息了一点,他开始给胤礽定罪,说到“朕想国家是朕说的算,你凭什么任意侮辱打骂诸王大臣。有人向朕说你所做的那些不法之事,你就仇视他,并且横加鞭笞。你做的那些不法之事,不可枚举。朕还希望你能改过自新,所以才能容忍你到今天,朕在你小的时候就告诉你节俭持家,你不听朕的教诲,如今变本加厉”。
康熙皇帝说到此处,想起了刚刚离世的胤祄,又伤感的说“十八阿哥得病,众人都以朕岁数大,不让朕忧心;而你身为亲哥哥,丝毫没有对弟弟的友爱之情,反而因为朕教训你而生气”。康熙皇帝开始列举胤礽的罪行“更可恶的是现在他竟然窥伺朕的御帐。从前助你篡权夺位,今他已被朕处死,难道你想结党为索额图报仇吗?!朕有时昼夜戒备,怕有一天你把朕也毒死了。像你这样的人怎么能继承大统,而且你还克母,像你这样的人就是不孝”。康熙皇帝给胤礽的罪行定了性质“如果让你继位,必然会败坏国家,荼毒生灵。祖宗的基业就得毁在你的手上。天下断不可托付给此人。回京之后昭告天地宗庙将胤礽废黜”。说完这些话,康熙皇帝倒地恸哭,对于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这样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十八日,康熙皇帝昭告天下,废黜皇太子胤礽。
胤祄自己都想不到用生命压垮了已经立储三十三年的皇太子。时也,命也。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