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唯一不碰的这个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大家好,我是学习方法网小编,说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大汗王位后引起了的分裂。相继脱离忽必烈的统治范围,而后忽必烈继续南征北战,最终于公元1279年,在政权一位小跳海自尽后,统一中原全境。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做了不少改革,但有一个习惯始终保持未变,那件东西他也绝对不敢碰,那就是杀狗吃狗肉。
为何蒙古人不吃狗肉?这背后实际上涉及到两大文化的差异,那就是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差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中原人为什么吃狗肉。
中原人杀狗吃狗肉由来已久,史书上很早就有记载。不过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里,肉分等级,狗肉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低贱的食物,所谓“”,就是这个道理。
狗肉是低贱的食物,所以在古代,屠狗也是一种不上档次的职业。
《·淮阴侯列传》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落魄贵族羞于与出身卑微的西汉建国功臣为伍,有一次拜访屠狗出身的,樊哙,跪拜送迎,但韩信出门后却笑说自己竟然“与哙等为伍”!
其实,也喜欢吃狗肉,他的连襟樊哙就是杀狗的。
《传》中也有一段剧情,话说在五台山下问店家要牛肉吃,店家没有,鲁智深自己发现店家煮着狗,店家解释说“怕你是和尚,不吃狗肉”,可见狗肉比牛肉更市井气。
由此可见,无论是杀狗吃狗肉,还会以屠狗为职业,似乎都难登大雅之堂。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剑客,比如聂政、,都有记载和狗肉相关的事情,荆轲在燕都的市井中与屠狗之辈饮酒悲歌。
所以到也有一句流行的说法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两句话是明代诗人曹学佺的著名对联。大概意思是讲义气的多半是从事卑贱职业的普通民众,而有知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弃情义的事情。这也从侧面来印证了。
古代中原人吃狗肉,实际上也跟古代食物匮乏有关,古代动不动就这种天灾、那种天灾,什么水灾、旱灾、蝗灾等等,饥荒人都快饿死了,是有什么就吃什么。而且狗相对来说是廉价肉食,相比其它马、驴、猪、黄牛、山羊、绵羊等牲口,又似乎“无用”,于是“无用”而廉价的狗被大量屠宰源供给底层民众,毕竟羊肉和牛肉可能是他们吃不起的。
中原人吃狗肉看似简单、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可以窥探出古代的社会结构变迁,了解古代社会某些深层次的特点。
说完中原人为什么吃狗肉,再说为何不吃狗肉。
刚才说狗“无用”主要是指狗相比牛不能耕作,相比马不能骑,相比牛肉、羊肉要廉价、难登大雅之堂。
但实际上,狗在人类社会中的位置极为特殊,作为一种动物,它所起到的作用之广泛,也是难以比拟的,根据不同的需要,狗可以执行狩猎、放牧、警卫、追踪、陪伴(宠物或导盲等)。
所以说,狗其实对于人类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对以游牧为主的人,他们在草原上生存主要依靠的就是狩猎和游牧,而这两样都离不开狗的帮助。狗还是看守羊群的卫士,是寻找猎物的哨兵。再加上狗非常具有灵性,往往能在大雪中找到丢失的羔羊或者迷路的猎人,不但可以救人性命,还能成为牧人不可或缺的伙伴,狗的地位在草原中非常之高。
就算蒙古入主中原,忽必烈当了皇帝,依然不敢吃狗肉,别说吃狗肉了,就连打狗,骂狗都是被严格禁止的。而且一直到蒙古被击败,也没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
后来的人也是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人受蒙古的影响更大,而且他们更像是游牧文明,所以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满族人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
可是现在狗肉火锅比比皆是,很多人争着抢着吃狗肉,吃的,甚至有的人偷别人家养的狗来吃。忽必烈不敢碰的事情,现在很多人却经常做。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