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胡人内迁?他是什么用意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胡人内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西元630年,唐帝国打败了蒙古高原上的东,然后,唐太宗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如何安定边疆。会上有三种意见
一、大部分官员说“打散突厥的部落,迁入内地,教他们务农,汉化。”
二、中书令温彦博说“保全突厥的部落,迁到黄河以南(指河套那一段),保留游牧的习俗,作为保护中国的屏障。”
三、秘书监说“从匈奴以来,这些胡人世代侵犯中国。无数百姓背上了血海深仇。本来应该是杀掉他们的首恶,派我们的军队去军垦同化。如果陛下因为他们投降了,不忍心这么做,也至少要把他们遣送到黄河以北。这些胡人是人面兽心,不顾恩义。如果把他们迁到内地,成倍繁衍,会成为后患。”
温彦博说“天子不应该有狭隘的,那会伤害少民(四夷)的感情。本来该死的,让它生,它肯定会怀念恩德,永远不会背叛。”
魏征说“就有相似情况。大量胡人迁移到内地。江统劝告(有误,不是晋武帝,是,就是说“何不食肉糜”的那位白痴)把它赶到长城外。晋武帝不听。过了几年,就发生。前车之鉴,才过了不久啊!陛下如果听从温彦博的意见,是养兽自遗患。”
温彦博又争论了一番。另一官员,给事中杜楚客的想法和魏征一样。
,唐太宗还是拒绝魏征,听从温彦博的意见,保全突厥的部落,迁到黄河以南,保留游牧的习俗。不仅如此,还给突厥优厚的待遇,达到变态的程度。例如,他把突厥部落完整地迁到内地,给大量的财物、封官,居然占到中央五品以上官员的一半。
凉州都督李大亮看不下去了,上奏说“自古英明的君王,以信誉教化中国,以权威驾驭夷狄。所以《春秋》说戎狄象豺狼,是贪得无厌的;诸夏各国是同胞之邦,不可轻易放弃。中国的百姓本来就生活不易,你却拿中国的税赋去供养凶残的敌人,还授予大官,他的人口越来越多,对中国不利呀!”唐太宗还是不听。
九年后,唐太宗出城去九成宫,路上,突厥贵族阿史那社率(被封为中郎将),发动叛乱,趁夜偷袭唐太宗的营帐。唐太宗这才醒悟,后悔地对侍臣说“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贞观政要的原文)”
唐太宗虽然后悔了,迁移突厥到河北,但仍然没有解决根本“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也就是说,还是保全突厥的部落,以突厥首领来领导,甚至恢复了突厥的可汗称号,成为半独立的国家。你能理解吗?
延续了这个政策。结果,公元682年,另一个突厥贵族骨咄禄又反叛,建立东突厥后汗国,完全独立,重新成为中国的大患。在蒙古高原的统治,迅速崩溃。此后中国再也没有统治过蒙古高原。蒙古高原继续成为胡人侵华的阵地。
后来的唐朝皇帝还是没有吸取教训!唐玄宗大量招收胡人参军,任为高级将领,比如安禄山和(均为突厥人)。随同安禄山发动叛乱的15万军队,就是来自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这个事实,被“宣传”掩盖了)。今人常怀念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也常扼腕痛惜,让中国从最辉煌的顶点跌落。却没想到,这安史之乱恰恰来源于唐太宗。历史总是这么吊诡!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胡人受到鼓舞我野蛮地对你们中国人烧杀奸掠,你们还优待我,那我还有什么好顾虑的?所以,他们无所畏惧地侵华,一波又一波。直到1279年,蒙古在广东崖山打败宋军,左丞相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中国人全部变为胡人的奴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毁灭。
魏征、李大亮的话,完全应验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