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上位之后的朱高炽,为什么没有杀掉朱高煦?是害怕吗?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登基上位之后的,为什么没有杀掉朱高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北伐回京途中病逝。临终之前他留下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而由于六军在外,为防止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趁机作乱,英国公张辅、阁臣、金幼孜密谋之下,决意大军秘不发丧;杨荣赶往京城奏报。
最终在太子朱高炽与群臣的精心安排之下,皇位实现了安稳过渡,九月朱高炽登基,是为。
此时的朱高炽,贵为天子,手握生杀予夺,他迅速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治父亲朱棣遗留下来的政治弊病。
在矫枉过正赦免建文帝朝如黄子澄、等官员的家属的,还拔擢贤良、裁汰冗官、改组内阁;在经济上,也一改朱棣朝的征用制度改为公平购买,还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免收赋税;文化上,他也推崇儒学,结合当时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规定了“南六十、北四十”的制度,可以说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也为“”的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就在这些诸多的措施之下,作为皇权的代表、中央的代表,他却并未在对地方藩王上,尤其是队友早就有谋逆僭越之举、曾多次想加害自己的弟弟汉王朱高煦,非但没有杀害,反而还召至京师,厚加赏赐 。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自然会想到的便是朱高炽的仁慈。作为朱棣一脉的嫡长子、朱高煦的大哥,虽然自己“腰合数围”,更兼之不善武术,在朱高炽的一生中,父亲朱棣的责骂可谓是不胜枚举,这种境遇即便是在立他为燕王世子、朱棣立他为皇太子时都未曾避免。
但反观父亲朱棣在对待二儿子朱高煦上,可谓是喜欢有加。这种喜欢既体现在时,朱棣以“勉力之,汝兄常疾”,更体现在靖难之役成功后,对朱高煦的纵容上。
在1404年,大哥朱高炽被封为皇太子,自己封为汉王后,按照祖制他该就藩,藩属云南,他以“我有何罪,流徒万里”拒不就藩,朱棣这样一位杀人如麻,在面对、等人时,毫不手软的帝王,竟非但没有怪罪,还准许他返回南京。
但返回南京之后,这位深得恩宠的汉王,却一步一步走向了谋反。一方面,在向父亲索取天策卫——隶属的侍卫的;另一方面,还私自豢养精兵,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僭越御用物品,更是对太子府属官解缙 、黄淮等人进行构陷,以致解缙冤死、黄淮入狱,连也未能幸免。罪行累累,可 当朱棣在北伐回归之后,之下意欲废为朱高煦为庶人之时,朱高炽这位被朱高煦构陷的大哥却站了出来,力保之下朱高煦才得以幸免。即便是在朱高煦就藩乐安时,也已是谋反之际昭然若揭时,朱高炽都每每写信劝诫。可以说,朱高炽登基之后,不杀反赏朱高煦,仁慈之心肯定是有的。毕竟"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但真正的主因,则并非是仁慈二字能够遮盖的,它就是维系统治秩序的需要。在父亲朱棣以庶出(虽然朱棣称其母为,乃是嫡出;但事实上经过后世考究其母当是贡妃,庶出)身份,实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靖难成功,荣登宝座之后,虽然朱棣为维系统治采取了高压措施,也对齐王等藩王进行了幽禁,但这种以小宗僭越 大宗,谋夺君位,打破传统的宗法制、的做法,可谓是如同唐王朝李世民发动的僭越皇位一般,起到了暗示作用,作为手握大权的一方藩王,大家同为小宗,为何你能做得帝位,我却不能?后来的朱高煦造反、宁王造反,便是明证。
作为继任者,朱高炽不仅仅以仁孝治天下,更极度强调儒家的作用,对为同宗的兄弟朱高煦以礼待之,厚加赏赐,目的便是希望能够重塑礼法在王朝统治中的影响力,避免后世出现因为争夺权力出现造反的情况。
显然,朱高炽的尝试并不成功。就在他死后,被厚加赏赐的汉王朱高煦便意欲图谋皇位,不仅想截杀侄子,还在藩属地乐安造反。不过,对于朱瞻基而言,作为王朝上升期的守成之君,此时的他年轻,皇权在握,又久经沙场,轻松的便将二叔朱高煦剿灭随即幽禁;但可能是愤懑多次造反不成,这位失势的藩王被幽禁还不知自保,反倒是在一次朱瞻基探视时,伸腿将朱瞻基绊倒,也终于让侄子勃然大怒,将他扣上铜杠活活做成了瓦罐鸡。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