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品小官到雍正的宠臣,李卫靠的是什么?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电视剧《李卫当官》中,李卫不识一字却能当上高官,多少有些不可思议。那么这究竟是戏说呢?还是史实?
历史上确有李卫其人,他生于二十六年(1687),卒于三年(1738)。他也的确是一个文盲,自从有了考试以后,大部分官员都是出身,为什么文盲也能当官呢?
我们也要知道,在清朝时除了科举考试这一“正途”以外,还有一条道路可以当官,俗称“捐官”。中国多次实行捐纳制度,以国家的名义卖官鬻爵,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就是家里花钱买个监生资格,这样以后就可以当官了。与出身于“正途”的科举考试相比,它被称为“杂途”,其前途根本和进士。
别看李卫文盲一个,没有多少文化,脑子却很灵活。他有一个师爷,每次师爷帮他起草完公文、奏章读给他听时,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之所在,再让师爷去修改。他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总是思维清晰、一下子就看出问题所在,如果对他不了解的话,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文盲。
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到五年(1727),他从一个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升迁,最终官居总督,成为封疆大吏。这种升迁速度即便是进士出身且又有较强能力、立过大功的人也是很少见到的。
雍正在位时,、李卫、镜和隆科多,被称为四大宠臣。其实这四大宠臣最终的结局也是有点悲惨,为何只有李卫活到乾隆朝且得以善终?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雍正帝选官比较务实,不看名声、不看出身,只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干。而李卫正好生逢其时,遇到了这样的君主。
再加上李卫自身是个人才,他与科举出身官员相比更加敢想敢干,执行法规毫不手软。在复杂的特殊岗位中,敢于铁腕出手,并卓有成效。打压贩卖私盐势力,打击了大批黑社会盐枭,并擒拿了当时浙江影响最大的盐枭,让雍正激赏不已,他重修了浙江海塘。在李卫的治理之下,商业繁荣、官员清廉、百居乐业。
由于李卫不畏权贵,也就得罪了很多的大臣,这些大臣就经常以各种理由弹劾李卫,好在赏识他,大臣怎么告状都置之不理,还特意为李卫安排了一个职位,这个官职在大清只有李卫当过,清朝一直是把福建和浙江在一起设立闽浙总督,而雍正特别设立了浙江总督由李卫担任,可见李卫在雍正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老百姓是最欢迎接地气的李卫,李卫官当得出色,雍正要提拔他。雍正驾崩后,乾隆即位,继续重用李卫。
李卫很能干,还是清官,还很能体察百姓疾苦,有了这三样,所以,无论从上到下,他的口碑都不错。,李卫才成了雍正这些重臣中唯一一个活到了乾隆年还能善终的特例。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人,大字不识几个,靠着捐钱买了个官当,从一个小小的五品小官一路做到了封疆大吏,进入清朝政治的中央决策层。李卫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努力,完成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他也永远活在老百姓心中。不得不说,李卫当官的确是一个励志故事。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