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和尚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书法史上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享有绝对的盛名,历来都有很多推崇王羲之书法的追慕者,后世很多书法大家都是以二王的笔法为宗的。其中最能体现二王笔法的血统和风格的传承人,就是智永和尚。
智永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无欲无求,穿着僧衣在青灯下研习书法的形象,至于他生于何年,死于何月,什么时候遁入空门的,后世一概都不知。只知道他俗,名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人,经历了南朝、两个朝代。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的嫡系后代, 号“永禅师”。
智永酷爱书法,相传“永字八法”就是他创立的。他最初取法与萧子云,后来又以先祖王羲之为宗。他曾将王羲之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每天都在书阁中执笔作书,临摹二王的真迹,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练习的多了,毛笔的笔头变秃不能用了,他不忍随意丢弃,就将这些笔扔进瓮中,时间久了竟然积攒下了十瓮,每瓮都要几石那么重。后来他在门前挖了深坑,将这些毛笔集中掩埋在其中,自撰铭词,时称“退笔冢”。
他在书阁中潜心练习了二三十年,书法果然大有进步,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前来寻求真迹和登门求教的人越来越多,寺中经常热闹的像集市一样,以至于寺庙的门槛都被踩坏了,僧人们更换过很多次根本不管用,只好用铁皮来加固门槛,时称“铁门槛”。智永和尚的“退笔冢”和“铁门槛”与张芝的“临池写书,池水尽墨”交相辉映,都是书坛的千古佳话。
有人说智永和尚除了书法之外别无所求,遁入空门就是为了排除世间的纷扰潜心研究书法。有人向他请教写字的秘诀,他只说了四个字“”,他以王羲之和张芝为例,告诫大家成功都是要经过日夜不断得练习,书法没有捷径,不过是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罢了。辩才、虞世南都曾向智永和尚学习书法。
智永最具代表性的墨迹就是《真草千字文》,以王羲之的《千字文》为内容,采用以楷书対释草书的方式写成四言文章,既方便初学者侍读草字,又能让人欣赏两种体裁的书法。后世对《真草千字文》最通常的评价是最规范的入门指导,后世很多名人都书写临摹,即使到现在,依旧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