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冀为什么会被叫为跋扈将军?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被叫为跋扈将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十岁的时候死了,他在位的时候,正是后汉帝国整体上向下沉沦崩溃的时代,只要他不是中兴之主,就肯定是平庸之主。
顺帝本质上不是坏人,只是他和他的前辈们一样,固执地信任老丈人和大舅子,他不是没有判断力,而是心太软,有善不能从,有恶不能去。顺帝因宦官冒着危险政变而上台,对宦官自然青眼相加,但顺帝朝宦官还没有太嚣张,主要是、势力都比较强势,形成了一种平衡。
顺帝死,他两岁的儿子刘炳继位,是为冲帝,两岁的小孩做皇帝,真乃外戚家的洪福,可惜这个小皇帝做了不到一年也夭亡了。
顺帝这一脉断了,梁家依惯例在近亲中筛选,尽管大臣们把头磕得咚咚响,使劲哭喊着“国赖长君”,外戚的幸福更多地寄托在小皇帝身上。梁和梁冀“定策禁中”,他们选择了渤海孝王八岁的儿子做皇帝,就是。
汉顺帝的皇后,这时升格为太后,这位应该说还是识大体的,她重用太尉,维持着主少国疑的局面。,这种暂时的和谐局面很快就被她的哥哥梁冀打破了,起因是小皇帝的一句无忌之言。
一日朝会,八岁的小皇帝像成年人似地打量着梁冀,突然童声稚气地撂出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跋扈”一词似乎不用解释,我查了词典又查了词源,都是用同义词来解释,比如骄横、蛮不讲理等等。细究“跋扈”两个字,“跋”者,跋涉也,藐视前面的一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文革语言说,就是把对方“踩在脚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再延伸到今天的网络语言,就是一个“踩”字;“扈”者,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古代的诸候国”,引申为“扈从”,大抵上是人群呆的地方,“跋扈”就是朝着人头上踩过去,这种情形倒是和武打片里的场景仿佛。
梁冀跋扈飞扬,怎么解释?就是不管皇帝还是朝廷大臣,他直接就横着踩过去了,没把大家当回事。不仅村长不是干部,包子不是干粮,连皇帝大臣也是脚下的一棵小草。
“跋扈”源于权力,源于不可控的权力,只有不可控的权力才能激发出人性中这种恶劣的品行。所以,当我们看到人世间不可理喻的邪恶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权力失控造成的。;人为豺狼,我为绵羊,不是我天生软弱,不是他天生强悍,是因为他握有了我们控制不了的权力。在过去的时代,人们把这视为常态,在今天,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再拥有这样的权力。权力一旦不受监督,腐败只是初级阶段,紧接着一定蛮横跋扈,不把人当人,把人头当球踢。
跋扈的梁冀因小皇帝一句无忌童言,动了杀心,他在一种叫煮饼的点心里下了毒,给小皇帝吃了。中国有多少种饼不好说,煮饼现在也不常见,我记得山西就有一种“闻喜煮饼”,产在晋南闻喜县,里面是软绵的糖馅,外面裹着芝麻,非常好吃,小孩子尤其喜欢。如果梁冀送的是这种煮饼,小皇帝肯定爱吃。
史书上描述了质帝吃了毒饼后的细节,小皇帝吃了毒饼,想必腹中火烫难受,他天真地以为喝点水就能解毒,对在场的太尉李固说“我吃了煮饼,肚子好疼,给我喝点水我还能活。” (食煮饼。今腹中闷,得水尚可活。)“得水尚可活”——这位很有判断力、说话很有主见的小皇帝也许真的是梁冀将来的克星。
当时在场的,还有大将军梁冀。他制止给小皇帝喝水,说喝了水会呕吐——常识是呕吐是解毒的最好办法。
李固眼看着小皇帝非正常死亡,他伏尸恸哭,当下发誓诅咒,说要追查此事。,李固发此狠话时,并非在庙堂之上,亦非于众人之前,当时在他面前的,只有重大嫌疑人梁冀同志。当着锉人不说矮话,李固这么说,是示威还是警告,我看都算不上。会咬的狗不叫,这只能算色厉内荏,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李固“事本易而难之,祸未至大而张之,”果然。
质帝被弑以后,李固在政治上有两个选项,一是彻查质帝的死因,掌握证据以后,清除梁冀;再是掌握着梁冀的材料,争取在拥立新君上获得更多的主导权。李固实际上放弃了追查质帝死因的念头,说明他本质上还想和和解妥协。既然内心准备妥协,嘴巴上又放狠话,结果让梁冀在下一轮的斗争中先起了根除之心。这种斗争,间不容发,谁先有基本立场,谁先拿定主意,就多一分胜算;反之,犹豫不定或口是而心非,则非落下风不可,李固之败,盖于此。
固然不智,连草都没打,只是嚷嚷了两句就把蛇惊了,招致祸败,这就是李固犯的幼稚错误。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