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父亲靠儿子当上皇帝的例子,李旦是其中一位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您讲述的故事。
说起中国古代王朝的宫廷历史,总是少不了“母以子贵”的情况,那便是指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诸如皇子受喜爱,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生母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成为后宫之主也是指日可待。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父以子贵”的情况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什么样的精彩历史都有,远比小说精彩多了,其实还真有情况,严格来说,有两个半属于这种情况。
一、李旦靠着儿子重新成为皇帝
说起唐初的历史,其实多少有些残忍而狗血的,先是唐太宗李世民杀兄杀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给自己,等到继承唐太宗皇位以后,立了曾是唐太宗后宫女人的为皇后。
武则天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服侍唐太宗以后再服侍唐高宗,历经二帝调教,经历得多了,野心开始膨胀,于是在唐高宗后期渐渐地掌握大权,等到唐高宗死后,可谓是独揽大权,先后立了两个儿子为帝过渡了一下,分别是和唐睿宗李旦,然后废掉他们皇位,自己来称帝。
说起来这个唐睿宗李旦可以说是“六位帝皇丸”,他自己是皇帝,他爹唐高宗是皇帝,他妈武则天是皇帝,他哥哥唐中宗是皇帝,他儿子唐玄宗是皇帝,他侄子也是皇帝。
等到武则天称帝末期,随着“”,唐中宗李显复位,但武则天树立女人称帝的先例在前,所以李显的皇后韦后也是野心勃勃,为了称帝是毒死了唐中宗,欲要成为下一个武则天。
当时朝野可谓是人心惶惶,在这个危机时刻,曾是皇帝的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姑,发动兵变,杀掉了韦后及其党羽,奉其父李旦复位,至此李旦再度成为皇帝,不久李旦禅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所以说要说“父以子贵”的话,那么唐睿宗李旦是妥妥地属于这种情况,没有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冒险发动兵变,那么以他的能力,基本上没希望再度成帝的。
二、白痴皇帝靠聪慧儿子上位
司马衷是有名的白痴皇帝,继位以后,国内发生灾荒,老百姓饿死不少,这个白痴皇帝竟然对臣子说道“何不食肉糜”,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那么为什么要立一个白痴当皇帝呢?
有着很多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虽然司马衷是个白痴,但他的儿子司马遹可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司马炎对其评价很高,所以寄希望于自己的身上。
而当时的格局参考曹魏不信任宗室诸王,使其没有实权,以至于曹魏皇帝大权旁落,宗室诸王却起不到供卫皇室的作用,所以西晋的宗室诸王权力很大,可以镇守地方,并且供卫皇室,在此基础上晋武帝司马炎又在临终之前,立辅政,等于中央有外戚,地方有,互相牵制,维持一定平衡,还可以稳固统治。
正是在那种安排下,所以晋武帝司马炎敢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继承人,期待孙子司马遹将来继位。
三、继位有一半因素是因为儿子
明仁宗朱高炽是的儿子,可谓是一个老好人,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很懦弱,甚至能继位都是沾了自己儿子的光。
诚然明成祖朱棣对于自己的孙子朱瞻基是相当喜爱,甚至立其为“皇太孙”,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明仁宗朱高炽之所以可以顺利继位,可并非全靠儿子,虽然这个老好人,面对弟弟汉王朱高煦的发难,很是宽容,甚至有时候显得懦弱,大家想想,他上有霸道乃至暴虐的父亲明成祖朱棣,下有一直对皇位,并且是战功赫赫的弟弟汉王朱高煦发难,能稳坐皇位20年,并且在朱棣期间,多次监国,将大后方打理得相当不错,怎么会是平庸之辈呢,可见其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传位明仁宗朱高炽,虽然有喜爱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的成分,但只能说有一半因素,并非全部都是如此,因为朱高炽本身能力也不赖。
所以说历史上正统王朝中“父以子贵”的情况,也就是以上这两个半的情况了。
可能还有人说唐高祖李渊也属于是靠儿子上位。
其实唐高祖李渊可并非怂包一个,他的能力虽然在开国皇帝中排不上号,但也是有能力之人,并非平庸之辈,只不过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为了突出自己正统性,不只是修改史书将太子和齐王李元吉骂的是一无是处,连同父亲李渊也跟着被贬低了。
诸如太原起兵之事,是李渊拍板决定的,结果成为李渊犹豫不决,李世民当机立断。还有开国过程中太子李建成也立下了不小功劳,并非全是李世民一人之功,只不过后来李建成成为太子,根据传统太子身为储君,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领兵作战的,所以才在战功方面与李世民的差距拉大。
还有帝靠帝上位之说,其实更多属于是乾隆帝给自己贴金。
乾隆帝在六十年见到祖父康熙帝,而康熙帝第二年就驾崩了,这么短时间内,康熙帝因为一个刚刚见到的孙子,而确定继承人为老四?这个现实吗?
而且乾隆帝在继位以后,回忆与祖父的时光,很多话都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其中有没有夸大之词,有没有贴金呢,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即使康熙帝再喜欢乾隆,也不可能只是因为乾隆帝就确定继位吧?更何况当时康熙帝并非独宠乾隆,诸如废太子的儿子弘皙,康熙帝也很喜欢,也曾将其养育于宫中。
我们再看看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可谓残酷至极,大阿哥和二阿哥(废太子胤礽)都落得一个终身圈禁的下场,在如此残酷的政治环境下,康熙帝怎么可能单纯因为喜欢一个孙子而确定继承人呢?
这未免也太小看雍正帝胤禛了,搞得雍正帝什么都没有干,就因为儿子得到了皇位一般。
客观来说,康熙帝晚年的确喜爱乾隆这个孙子,他之所以立胤禛为继承人,其中应该也有这个因素,但并非是绝对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雍正帝本人,而非乾隆帝。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