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死后朱元璋痛哭流涕,这个人究竟是谁?

传统文化 2022-07-06 20:4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对的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拥戴者说,他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乞丐,在元末的农民起义大军之中横空出世,立不世之功,建立大明王朝——历史上一个汉人王朝,并且终其一生的功绩有打击贪官,修订《大诰》,赋予农民执法权;设置免费养老院(养济院)、免费医院(漏泽园)和免费公墓(养济院);轻徭薄赋,恢复经济;征讨,等等。

  但对于贬斥者,则更直指朱元璋在位时的狠厉作风。洪武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案、案, 这四大案之中,朱元璋将他认为对朝廷有威胁的人杀戮殆尽。从"空印案"与"郭桓案"中对涉嫌贪墨的官吏;再到、中,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勋之臣,鲜有善终者,包括不限于胡惟庸、、蓝玉、朱亮祖、冯胜等皆被诛杀,四案累积被杀者更是以十万计。也正是在这些狠厉之举下,朱元璋少有的未曾“谋害”的功勋之臣公的死,都被冠以“朱元璋赐烧鹅而死”的由头。这样的说法来自于《翦胜野闻》和《龙兴慈记》,但这两本书并不可靠。《总目提要》更有“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之评语。无奈,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支持自己论断的论据。

  ,对于朱元璋在初年所造成的人人自危局面,我们也不用讳言。当时甚至有官员上朝时与家人互相道别的习惯, 因为没有人知道此番上朝,能不能全身而退。这也为我们证明了一点,任何政治家,哪里能以简单的黑、白,好、坏而论。

  不过,尽管在为政上朱元璋显露的狠厉有加,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在对待一个将军上,朱元璋便尽显铁骨柔肠。

  1367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前夕,派遣徐达、常遇春为征虏大将军,率军出师北伐。作为我国历史上又一次的由南向北的北伐,历史上东晋、等王朝都曾进行过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但这一次,朱元璋却取得了大胜,不仅攻取了元大都,时隔几百年重夺自时割让的幽云十六州,还将元朝统治者赶回了漠北,能够取得此番功绩,除却了朱元璋策略得当、顺应民心之外,自然也少不了徐达、常遇春的功勋。

  作为征虏副将军的常遇春,在朱元璋攻打和州之时,弃盗为良,从军入伍;随后鏖战衢州,大战九华山,皆以勇武不可当所向披靡,被升为元帅。在1363的鄱阳湖大战之中,面对大将张定边直取朱元璋之举,他搭弓射日,救主与危难,朱元璋更是称赞他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

  但就在常遇春等人夺取北平之后,常遇春再度直抵元上都开平,并大破元军,俘获无算;而的常遇春班师回朝,可是在行至柳河川时,常遇春感觉浑身燥热,便脱去了铠甲,却不成想不日便一命呜呼,一代名将就此了结,年不过40岁。当听闻常遇春病死的消息之时,朱元璋这位狠厉之君竟忍不住,赠忠武,配享太庙,辍朝三日。能够与、同谥号,入太庙,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重视。

  但这些还不是全部,当常遇春的遗体运回应天之时,朱元璋亲往送行还赠诗一首朕有千行铁液汁,平生不为儿女泣。昨日忽闻常君薨,一洒乾坤草木湿。

  哭至伤心之处,竟又将龙袍披在常遇春遗体之上,并为常遇春选葬钟山北麓,以期他,可以朝夕相伴。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