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在执政期间,为晋朝埋下了什么样的亡国祸患?
你真的了解吗?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前期,厉行节俭,革新政治,振兴经济,恢复民生,发动灭吴之战统一全国,堪称一代明主圣君。只可惜,当一个人失去奋斗目标后,就会迅速腐化堕落下去,司马炎也没能例外,统一全国后,他从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迅速腐化成了一个骄奢淫逸的昏君。以下我来具体讲解一下司马炎执政后期那些埋下亡国祸患的行为。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后期,上流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奢侈斗富为乐趣的畸形三观,而最著名的一次斗富就发生在晋武帝的舅舅王恺和大臣石崇之间
王恺用麦芽糖和饭来擦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火做饭。王恺用紫丝布做步障,衬上绿缕里子,长达四十里;石崇则用锦缎做成长达五十里的步障来和他抗衡。石崇用花椒来刷墙,王恺则用赤石脂来刷墙。晋武帝为了帮舅舅,赐给王恺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世所罕见,被石崇直接用铁如意打碎了,王恺以为石崇是羡慕嫉妒恨,结果石崇让人拿出一堆三四尺高的珊瑚,让王恺随便挑一个作为赔偿。
还有大臣何曾每天吃饭要用一万钱,还称“无处下箸”;大臣用人奶喂养,这样小猪蒸出来的味道极其美味,这是石崇、王恺都没想到的吃法等等。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使得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作为的司马炎不仅没有遏制这股不正之风,甚至还助长这种奢靡风气并亲自参与进去。可以说西晋的灭亡,有一部分原因是要归结到这种无意义的内耗、浪费上面的。
卖官鬻爵
历史上卖官的皇帝有很多,就是很多人吹捧的康雍乾,也有“纳捐”的行为。一般皇帝为了筹钱,卖的大多只是爵位和官位的名字,即不授予实际职务,只享受相应的待遇,这种方式尚能为世人所接受。但也有比较疯狂的如,包括“三公”在内所有实任官职都明码标价拿出来兜售,大肆敛财。
而晋武帝司马炎在这方面,和汉灵帝也相去不远了
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刘毅传》
按照刘毅的说法,晋武帝卖官的钱都进了自己的小金库,还不如汉灵帝。卖官为自己敛财这种行为,居然发生在一个开国皇帝身上,实在令人费解。
我们知道吏治乃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基础,如果官员可以靠花钱就能上任,那么这个国家的根子上就已经烂了,亡国也就不远了。
储君人选
如果说前面两条还能补救的话,那么司马炎选择的继任之君——晋惠帝司马衷,彻底将补救的可能消除了。明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智商水平低于常人,可考虑“立嫡以长”的规矩,以及杨皇后的枕头风,还有那个不知道究竟是还是小儿子的聪明的,司马炎还是没有易储,决定把大晋江山交到一个“弱智”手中。
司马衷问灾民那句“何不食肉糜?”堪称千古奇葩,而他的无能也引起了一大波野心家的觊觎,于是乎,“”“”,中原大地就此进入了一段惨痛的历史中。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并非是无能的司马衷,作为一个智力低下的人,他没有能力和权力去祸国殃民。导致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是司马炎,他把一个明知道担不起的责任交给自己的傻儿子,最终傻儿子也在动乱中被人害死了,这就是“不教而诛”,而无辜的人,都给司马家的这些皇帝、王爷们陪葬了。种种的一切,都源自于司马炎选择的储君人选。
西晋这个短命的王朝,实际上从司马炎统一全国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种种的亡国原因,在开国皇帝司马炎执政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实在令人不由得掩卷叹息。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