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不战而降蜀汉众将为什么会视而不管?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艾,蜀汉众将为何无人带兵勤王,坐视不战而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263年8月,为了缓解甘露事变中弑君的舆论压力,在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后决意兵分三路发动灭蜀之战东路以钟会十余万大军为主力进攻汉中,西路邓艾攻取屯兵的沓中,中路配合邓艾切断姜维后路;东西两路进展顺利,唯独诸葛绪被主动后撤的姜维以声东击西之计打开了一个缺口,此时的钟会已攻破阳平关,于是姜维率主力赶赴剑阁堵住了钟会伐蜀主力。
一直尾随追击的邓艾并没有和钟会夹击姜维,而是兵行险着偷渡天险阴平小道,历经艰辛终于突然出现在江油,在逼降了江油守将马邈后,邓艾一路向南挺进,先破涪城,再和决战于绵竹,毫无作战经验的诸葛瞻擅自出城和邓艾野战被击败,诸葛瞻和其子诸葛尚战死沙场。
绵竹一失成都以北已无险可守,邓艾一路高歌兵临城下,在投降派谯周的力主之下,后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亡国,问题是邓艾这一路进军直至兵临城下,蜀汉众将为何无人带兵勤王,坐视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虽然人才积累远不如曹魏和东吴,蜀汉后期名将其实也不少,那么绵竹之战前后,为何不见勤王之兵?这些名将当时都去了哪里?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蜀汉后期有哪些名将或身居高位的大将?大概有、姜维、王平、吴懿、、、、马忠、句扶、张嶷、张翼、、、宗预、阎宇、傅佥、柳隐、蒋斌、王含等近二十名大将,其中有不少人在司马昭伐蜀的263年之前已经去世了,比如魏延、吴懿、王平、夏侯霸(夏侯霸在255年还和姜维出兵狄道,其后不见身影应该是伐蜀前已经去世了)、马岱、马忠、句扶、张嶷等人。
伐蜀之战打响后,刘禅派廖化支援姜维,派张翼支援汉中阳平关,姜维在剑阁和钟会对峙时,廖化、张翼也和姜维合兵一处,除此之外,傅肜之子傅佥之前已经战死阳平关,钟会虽然攻破阳平关汉中有一些据点却仍在蜀将柳隐、王含、蒋斌(长子)等人手中,他们也只能据城而守,有钟会大军堵住他们根本没可能支援成都,所以排除了这些人,也就只剩下霍弋、罗宪、宗预、阎宇等人了,那么他们此时又在哪里?
霍弋是刘禅的发小,两人关系相当好,霍弋父亲霍峻去世后将霍弋养在身边,刘禅为太子时霍弋是太子舍人,刘禅登基后立长子刘璿为太子时,霍弋为中庶子负责教导太子,可以说霍弋和刘禅的关系相当密切;霍弋能力也很强,曾平定永昌叛乱并驻守南中震慑南中七郡,司马昭伐蜀之时霍弋曾要求提兵北上协防成都,可惜被刘禅拒绝。
罗宪是谯周的弟子,因为不愿依附于,被贬为巴东太守,和黄皓关系密切的右大将军阎宇为永安都督时,罗宪成为阎宇的副手,司马昭伐蜀时,刘禅召阎宇率兵西进回援成都,罗宪则镇守永安以防东吴;除了阎宇还有一人当时也应该在成都,此人就是老将宗预,因为宗预在258年因病卸任永安都督回成都养病,接替他的正是阎宇。
也就是说蜀汉后期名将中,最有希望举勤王之兵驰援成都的只有霍弋和罗宪两人,而霍弋和罗宪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真正有能力的两大名将,可惜诸葛瞻太过冒进,如果他固守绵竹的话,霍弋和罗宪都有可能带兵赶到,姜维也有可能让廖化或张翼回援成都,而且当时东吴的援军也在赶赴蜀汉的途中,邓艾疲惫之师不仅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又在蜀汉腹地作战,等到各地援军到达,邓艾岂有不败之理!
所以蜀汉不是没有勤王之兵,一切都是因为诸葛瞻败得实在太快,不要说远在南中的霍弋和永安的罗宪鞭长莫及,无法快速赶到成都,就连在剑阁的姜维都还没反应过来,诸葛瞻就丢了绵竹,随后邓艾兵临成都、刘禅献城投降。
说到底其实还是蜀汉人才积累不够,如果当时成都有一两名久经沙场的名将在的话,刘禅也犯不着派出毫无作战经验的诸葛瞻去迎战邓艾(宗预已经七十多岁,从他264年病逝来看他当时应该在养病,至于刘禅为何没有派阎宇迎敌,就不得而知了),从而导致一切都无法挽回!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