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顿饭就解决了兵权问题 朱元璋为什么不这么做
你真的了解削权吗?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和朱元璋可谓古代帝王对待功臣的两个典型,前者善待功臣,后者制造冤案屠杀功臣。所以有人很好奇,为何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却不能那样做呢?
杯酒释兵权发生在乾德二年(公元961年),赵匡胤召集、高怀德等名将聚餐,酒过三巡,老赵感叹道:人人都说当好,可我这个皇帝,做得可很难受啊,每天都担心有人造反。
石守信等人都是聪明人,忙说:“陛下你说这话干什么,天命已定,谁敢存有异心?我们都是一颗红心向大宋啊!”
赵匡胤笑了笑,说:“我当然相信你们忠心,可是,我当初也对很忠心啊,可耐不住有人黄袍加身。所以,谁能保证将来不会有人对你们黄袍加身?”
石守信等一听,。赵匡胤乘机说:“不如你们退居二线,好好享受人生,如此一来,我做皇帝也安心了,君臣上下不相疑,这不挺好的吗?”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连忙识趣地上奏,自称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就这样,赵匡胤靠一顿饭的功夫,便化解武将当权的危机。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成功呢?
乾隆皇帝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彼时宋主英勇固出数人之上,操纵由己,消患未然。守信诸人方承命不暇,又何敢有异议乎”,一句话概括:石守信等人本就没有野心,自然任由赵匡胤摆布。
试想,如果石守信等人有反心,当赵匡胤说道“设麾下有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时,他们当作何想?必然以为赵匡胤猜忌他们?那么,他们又会如何应对?胆小的,可能认怂;胆大的,多半会举兵造反。既然横竖都是一死,为何不起兵一搏呢?万一成功了呢?
所以,如果石守信等人真有野心,杯酒释兵权非但不能解除武将危机,反而会激起武将的叛乱。不过,赵匡胤可能也正是相信武将们的忠诚,才敢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解除其兵权。
从个人利益上说,赵匡胤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但是,从王朝的利益上说,这个决定非常愚蠢。
首先,杯酒释兵权开北宋重文轻武的先河,赵匡胤通过花钱赎买兵权的手段,固然消除了武将叛乱的危机,但也导致了北宋军事实力的衰退。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又采取了一系列压制武将的措施,比如强干弱枝政策、实行更戍法(使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等等。可以说,北宋在对外战争中,宋太祖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其次,杯酒释兵权发生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这一年,北宋强敌环伺,北有、契丹,南有、南汉,当此之时,正是重用武将平定天下之际,赵匡胤却把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一律解除兵权,这对北宋的统一有利吗?这便难怪北土狭小,先后被辽和金按在地上摩擦。
很多人认为,被辽、金按在地上摩擦,不是宋朝军事力量孱弱,而是因为辽、金过于强大。
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宋朝军事力量的孱弱,才衬托出辽、金的强大;正因为宋朝军事力量孱弱,才使辽金“做大做强”。
辽、金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五代初期,契丹多次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击败,庄宗也多次“吊打”。
而在宋以前,雄踞的北方,匈奴也好,也罢,哪个不比已经汉化程度已经很深的辽、金凶狠?
而宋以前的王朝,也好,也罢,哪个不比北宋立国时的处境危险?以汉朝为例,高祖被匈奴三四十万大军围困白登山,匈奴一日一夜可达甘泉宫;以唐朝为例,大唐立国之初,高祖被迫向突厥臣服。
然而,这两个王朝可曾像宋朝那样,被欺负得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汉朝最终把匈奴驱逐漠北,唐朝而迅速吞灭突厥。
为何汉唐能够打败强大的游牧民族?
正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像赵匡胤这样自作聪明重文轻武的开国之君。试想,如果李渊或李世民也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军事奇才肯定首当其冲,那么,谁来替李世民消灭呢?
赵匡胤的重文轻武政策,不仅影响了宋朝,也对大明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影响,有明一代,文官地位稳居武将之上。
然而,的国土之所以比宋朝辽阔,在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猜忌武将,但比赵匡胤更有远见。
如果朱元璋效仿赵匡胤,在即位的第二年便解除武将兵权,明朝可能也是个国土狭小的王朝。
朱元璋即位的第二年是1369年,这一年,仍然雄踞北方,福建、广东、四川、云南、广西等地方割据实力还未平定,如果朱元璋解除武将兵权,、、傅友德、等名将肯定首当其冲,那么,谁来替朱元璋将元朝驱逐出北方,又有谁来替朱元璋平定南方各地割据政权?
诚然,朱元璋可以像赵匡胤那样,起用新将领,但毋庸置疑,这些新将领的实力,必然远不如身经百战的老将,朱元璋平定这些割据势力所付出的代价,必然远远大于重用老将。如此一来,实力消耗过大的朱元璋,可能无力驱逐元朝,统一中国。
说到这里,有人想必很好奇:
既然朱元璋拒绝杯酒释兵权,是为了让武将替他统一天下,那么,统一天下之后,朱元璋为何不杯酒释兵权?
这与朱元璋的出身有关。朱元璋出身底层,骤登皇帝高位,难免有不自安之感。要知道,他如今的臣下,原本都是称兄道弟的小伙伴,现在他们却要臣服朱元璋,他们能甘心吗?看到当年穷得掉渣的小伙伴朱元璋也能做皇帝,他们的内心深处能不产生某种美好的想法吗?
其实,朱元璋虽然出身底层,但是个能力卓越,且很有威信的人,这些老将跟随他那么多年,早已被他镇服。
但是,当局者迷,猜忌心极强的朱元璋可不这么认为,他一直忘不了自己原本只是个穷小子,总觉得穷小子发迹后容易遭人惦记,再加上想到自己一个云游僧都能造反做皇帝,那些功臣悍将再怎么退居二线也是勋贵,所以他必须采取斩草除根的手段。
朱元璋即便出身如此卑微、如此猜疑武将,依然沉得住气,直到大明统一天下,才对武将下手,然而,出身高级军人家庭的赵匡胤,却在立国第二年就迫不及待解除武将兵权,足见老赵的志向和战略眼光远不如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