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麒:皇太极掳回来的一个少年,成了大清的战将

传统文化 2022-07-06 20:42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接下来学习方法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兆麒,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公元1642年,率军入侵关内,当攻入丰台之后,皇太极抢走一位14岁少年,大清从此多一位战神。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个被抢走的人又是谁?

  原来,当时皇太极见到这个人,就认为他很不同,便决定将其带回去培养成才,史书记载“(皇太极)见兆麒,异之,令入官学读书。”这个人当时年仅14岁,名叫刘兆麒,祖籍江苏沛县,其曾祖于嘉靖年间,迁居到丰台。

  据记载,刘兆麒“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皆有理法。”他出生在明末清初时期,当时明朝内有农民起义军的斗争,外有的侵扰,已处于之中。

  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就常常带兵入关侵扰,与此,他也希望趁机网罗关内人才,为大清效力。也因为这一点,所以14岁的刘兆麒,便被皇太极给掳去。

  被掳到关外后,刘兆麒被编入汉军镶白旗,开了他为大清效力的辉煌一生。前面提到过,皇太极让刘兆麒入官学读书,培养他。刘兆麒也不负期望,在六年的一次考试中,取得第一的成绩,随后就成为的私人秘书。

  顺治对于父亲为他培养的这位人才十分满意,,刘兆麒就发展为顺治帝的亲信,先后任都察院启心郎、启心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不过刘兆麒真正开始为清朝立下战功,已经是时期了。

  当时康熙刚即位不久,民间反清复明活动很盛,于是康熙任刘兆麒为湖广巡抚,让其负责镇压湖广一带反清势力。刘兆麒在湖广任职八年,期间他不仅肃清了当地反清势力,还疗治了不少民间疾苦和战争创伤,史称“仁恩被于江汉”,被加授工部侍郎衔。

  之后,刘兆麒就像康熙心中的“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四川出现叛乱,就让他担任四川总督,因功加。台湾父子居于海防前线,就调他去当浙江福建总督,又进为光禄大夫。此时刘兆麒官阶已为从一品,可谓达到为官生涯的巅峰。

  不过刘兆麒最辉煌的功绩,还体现于两个事件中。第一就是,康熙十二年,以为首的“三藩”造反,刘兆麒,为直隶援剿提督,专门被派去平叛。在平乱期间,刘兆麒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久京城捷报频传。这让康熙愈发认为,刘兆麒是个“宝藏”。

  第二就是抗击沙俄,这算是刘兆麒人生中,最光彩的一页。当时沙俄不断侵略,清朝决定以战止战,于是任刘兆麒为黑龙江水师总管,负责率大清水师赴前线抗敌。

  最初沙俄并不把刘兆麒放在眼里,结果却被刘兆麒、彭春等人率领的一万五千余人击败,并捣毁了雅克萨城。这时候沙俄还不服气,试图要将雅克萨城夺回去。先后几次进攻,均被刘兆麒击退,且被围困。没有办法,沙皇只能向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在这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中,刘兆麒作为主要将领之一,先后三次率军击退沙俄,立下赫赫战功。沙俄投降后,康熙龙颜大悦,下诏嘉奖刘兆麒,称其为“国之柱石”。

  接下来,刘兆麒奉命一直驻守在黑龙江。直到八年后,“边塞既靖”,刘兆麒便以自己年过六旬,且家中还有老母亲要照顾为由请求致仕,康熙恩准。致仕后,刘兆麒又继续为家乡效力,监修运河,捐修天尊阁等等。康熙四十七年,刘兆麒,享年80岁。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