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挽救唐朝于危难之中的中堂重臣李泌,为什么会受人排挤?

传统文化 2022-07-06 20:42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堂重臣李泌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说起李泌这个名字,我相信的人可能对其没有印象,也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无所作为。与之相反的是,作为中唐时期的一名贤臣,李泌几次在关键时间点做出的决策,都救唐王朝于危难之中,使得在盛唐之后的还能继续延续百年,今天就请大家和笔者一起走近中唐一代贤臣李泌的生涯吧。

  李泌生活在中唐时代,在唐玄宗执政时期就已经声名鹊起,他出生于名门望族,在政治谋略方面也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很得玄宗的喜爱,在朝堂上的时候却屡遭的陷害,不得不归隐进山。这是李泌第一次遭排挤而远走避世,但却不是一次。

  后来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爆发,唐玄宗出逃,后来在灵武这个地方,继位,史称。唐肃宗深知李泌的才能,于是强烈要求他出山,而李泌也没有辜负唐肃宗的重托,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正是李泌在如此关键时候的帮助,才使得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之后还能继续延续下去。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在军事上,李泌向唐肃宗献计,让坚守太原,而的大军又驻扎在长安和范阳中间。于是,李泌向郭子仪下令,开放一个小的通道,让叛军首尾不能相顾,疲于奔命,他还曾给士兵们打气,说只是一群土匪罢了,他们没有成熟的作战技术,,并告诉守城的将军们,要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向唐肃宗提出先取范阳,再打两京的策略。在前期的时候,这些计划都执行得很好,到了战争后期,唐肃宗却一意孤行,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先取两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李泌知道自己劝不动,于是就主动请求离开权力中心归隐。结果在两京的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唐肃宗却停滞不前,又让安史之乱的一些余孽未能及时肃清。不过正是由于李泌的计划和策略,才能够让安史之乱基本被平定。

  在一些朝堂问题的处理上,李泌也曾向唐肃宗进言,要好好对待唐玄宗,就像平常的儿子对待父亲那样。这样一来,才会给天下人树立一个好榜样,不会遭百姓诟病。是在对待太子的问题上,强调唐肃宗应该给予太子更多的权力和兵马,为太子建立功勋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这样在皇位的继承上才不会发生诸多混乱。

  事实证明,李泌本人也是非常有远见的,在中唐时期整个社会都已经在走下坡路,如果在权力交接上再出现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更是了,而李泌的这一做法,正好杜绝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里面第二次隐居的日子里,唐玄宗和唐肃宗相继去世。

  宗继位后,因为顾念着自己当太子时李泌对自己的照顾与支持,又召其回来做官,李泌仍然是不招同僚的待见,依旧被排挤到地方去做官吏。不过,李泌的政绩做得依旧是非常出色。德宗时期,困扰皇帝的早已不是安史之乱,而是。,听从李泌的建议,使用怀柔政策,使得本来处于有利地位的吐蕃政权渐渐走向没落。而这也成为李泌在自己的生命中,留给唐王朝最大的一个礼物。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李泌的几次出山所做的决策,都挽救唐王朝于危难之中,几任皇帝都对他信任有加,在政治上却是依旧不受大臣的待见,甚至还会遭到排挤,去做地方官吏,这是为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李泌所崇尚的是老庄之道,强调无为而治,对事情发展采取自然的态度。这与那些崇尚儒家学说的大臣显然不是同一个信仰。而且李泌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不是很热情,不同的信仰再加上冷淡的性格,就造成了他遭受排挤的情况出现。第二个则是因为李泌太过于优秀。同朝为官,就算是李泌真的有出色的才能,可哪个大臣喜欢自己处处被同僚压制呢?既然比真才实学,同僚们都处于下风,那把你李泌搞到其他的地方去做官,这总行了吧!

  所以这样下来,无论李泌怎样做,在朝堂上总是被排挤的那一个。看到这里,笔者只想替李泌感叹一句有才也是错?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