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古时有“食新”习俗 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今天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它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说,在这一天,人们会品尝最新收获的粮食,并举行一系列重要的祭祀仪式,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
习俗古时有“食新”习俗 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它的到来,预示着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不久将进入“三伏天”。而此时,天气虽不像“大暑”前后那样炎热,但高温高湿的气候也已十分难耐。
高热天气并非益处全无。高巍说,这种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早先北方地区种的小麦、南方种的稻子,此时都开始收割了。伴随新粮食的收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隆重的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还会祭祀“土地公公”。“古时‘小暑’节气有‘食新’的习俗,人们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等吃食,献给祖先”。
“据说,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习惯,用意与祭天、祭地相同,只不过祭祀对象发生改变而已。”高巍表示,这体现了先民良好的感恩传统丰收固然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也是靠着大自然的以及祖先的保佑,才得以实现。
其实,“小暑”前后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即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举行的“天贶节”,又名“晒宝节”。高巍介绍,在节日中,寺庙会晒经书、法器,老百姓则晒书、晒衣服等等,“该习俗也是根据夏天的湿热气候而来,上述举措能够有效防止器物霉变。至今北京市怀柔区一些村庄仍然保持这一习惯”。
“,老北京还有一个重要习俗。在‘小暑’这天,已出嫁的姑娘要带着孩子回娘家探亲,外婆则要在孩子的脑门上按个红印,以示辟邪。”高巍说道。
养生民间“小暑”吃藕 北方流行喝羊汤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养生,在吃上非常讲究,在素有“苦夏”说法的夏季更是如此。据闻,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说法,认为夏天食用以适当方式烹制的鲜藕,能够治疗血虚失眠。高巍肯定了这个说法“小暑到来后,人们会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将食物、保健有机结合起来。”
说到“吃”这方面的习俗,还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高巍说,这在南方比较流行,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第一可以滋补身体;第二“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这样能够增加阳气”。
因为古代一直将五月当作“恶月”,视之不吉,六月跟着沾了边儿,故也应当“辟恶”。《荆楚岁时记》便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所谓“汤饼”,指的便是热汤面。高巍说,小暑到来后,有些地区的人们会在伏天吃过水面或者炒面,“炒面”这种吃法在便已经出现了,“这也是提醒要在夏季多吃主食,注意营养补充”。
只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这些习俗今天多已不存。高巍感慨地说,如果时逢“小暑”,农村或者景区能够举行一些类似的民俗仪式,与日常生活形成对比,或许更能给人们震撼,让人们了解人、自然的和谐关系。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