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统流传的双龙戏珠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
导读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豪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制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何种排列,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有些地区称“舞龙、耍龙”,因表演时手持传说中龙的形象为道具而得名。龙舞源于久旱无雨时的民间祭祀活动。《·大荒东经》曰“应龙杀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隋唐时期,龙舞在节日期间的民间娱乐活动中已屡见不鲜,宫廷散乐中的“鱼龙烂漫”之戏即为龙舞表演。《隋书·音乐志》“又有大鲸鱼,喷雾翳日,悠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耸踊而出,名曰黄龙变。”
青草坞村龙舞相传李家巷双龙戏珠原自一个传说相传距今(公元2005年)100年前,本镇青草坞村东临“龙井山”,西靠“凤凰山”,中间有山名叫“馒头山”,整个地势像“龙凤戏珠”,故而,当地人在湖州白雀龙舞的激励与发下,创编了青草坞双龙。解放前,每逢过年过节,双龙都要挨家挨户进行表演,更有外地人慕名前来邀请表演,以祈求来年。
双龙戏珠作为一种民间舞龙表演形式,经常在农村喜庆节日中演出,两条龙分为雌龙和雄龙,所以也称为双龙,雌龙表演者为9个女性演员,雄龙则为9个男性演员,另加1名龙珠(男性),整个节目共有19个舞龙人员。双龙龙身由布制成,用颜料画满鳞片,龙头小巧,龙棍较短,舞时灵巧轻便,也适合女演员演出。表演开始后,5位伴奏人员敲击大锣、小锣、鼓、镲等乐器,龙珠先出,在搭建的高台上造型,之后翻跳下来,跑到舞台前方,将棍子在地上跺三下后,雌雄两龙分别由两边舞动上场,跟着龙珠跑阵,称为“双龙戏珠”,之后,龙珠进行绕阵、穿阵表演,或龙尾缠绕,龙头相碰,或龙头缠绕,龙尾甩动,都有代表雌雄双龙情深意切之意。第三阶段龙珠又出场,带引双龙表演,直至结束。
青草坞双龙的特点在于,它不讲究龙身上下翻滚,而是讲究先布阵、后解阵的表演,最大的难度是两条龙纠缠在一起时,演员解阵的步伐不能出错,否则双龙打结,便有不祥之意(为当地人传说)。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