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释比”:羌族人民的社会自然崇拜
关于释比的由来,说法颇多。普遍认为释比是羌民族社会自然崇拜,万物有灵信仰的产物。远古时,由于人们对复杂的雷电风雨、冰雹水火和人的生老病死等现象没有科学理解,总认为在人的世界之外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一切。人们只有用十分虔诚的祭祀方式,祈福神佑。为适应社会祭祀礼仪的需要,必须要有自称能上通天神,下达人意的巫师来沟通神人,主持一切祭祀,为人求吉纳福,降魔逐疫。
有一说法认为的释比,远在古羌部落社会就已出现。据某些史志记载“古羌部落中,释比的职司由酋长(头人)一身兼施。部落酋长,一方面执掌部落行政、军事、生产等行政事务,,又主持部落中一切祭祀礼仪、婚丧嫁娶活动,在思想领域里起着精神领袖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释比作为巫师的社会职司,逐渐从古羌酋长的职能中逐渐演化,分离为专事祭祀礼仪的祭司,及以巫术、巫法治病驱邪的巫师,并身兼羌族历史文化的承继和传播者,成为今天的释比。
在民间却流传着一种神化、美化释比的民间传说。传说释比原本是天神木比塔家的祭司与卜师,名叫木纳。木纳法力无比,上天,能驾驭一切飞禽,下地,可降伏一切凶猛野兽和妖魔鬼怪,能掐会算,预知吉凶。天神木比塔的三女儿叫木姐珠,因与凡间牧童斗安珠相恋成亲,木姐珠执意与斗安珠到凡间安民乐业,天神特指派祭司木纳,陪木阴珠下凡,帮助人间祛灾解厄,驱赶不祥,繁荣生产,兴旺山寨。,也可维系天规礼仪,有条不紊,幸福生活。木纳奉命来到凡间,充分施展其法力神术,确保羌寨,人畜昌盛。
“许”除少数为父子相承外,一般要经三年跟师学艺。全凭身授口传,“许”的主要经书有十六部,有称“释比经典”。在实践中由师传飞,需数年始能背诵法经,成师者除能诵咒外,还能踩烧红的铁锅,舌舔烧红的铧头,喝滚开的清油喷火,用火炭洗脸,能从油锅中捞石子等。出师后,由师傅送给一套法器,自己给师傅做驭鞋即可行业。其法器有猴皮帽、竹帽、羊皮鼓、神棍、师刀、猴头、铜鼓、金牌、兽牙骨卦、羊角卦等。法器不容别人摸弄。做法事时,“许”身穿短褂或披豹皮,腰围白裙,头戴金丝猴皮三角帽,用猴爪、猴头骨作法器。其咒语、经书各地略异,唱时多为四字一句,两句一节,音韵悠美。
传说,金丝猴是“许”的护法神,曾救过“许“的性命,所以供奉猴头,使用猴头法器。“许”还头戴猴皮帽,跳神也模仿猴的动作。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