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
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
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三郎爱弹祖传的龙头三弦。一年老人去世,两个哥哥为多分家产把三郎赶出家门。三郎到处流浪,用琴声安慰一切不幸的人,他在哪里弹起三弦,哪里就有歌声和欢乐。一天,三郎走进一个村寨,晚上在本主庙里燃起火堆,坐在火边弹起龙头三弦。借着火光,他见墙上画着一个美女,正对他微笑。三郎唱道“姑娘,你是天上的仙女,还是人间的花神,你若有情,我愿表意。”歌未唱完,画上的美人飘然落地,围着火堆翩翩起舞。这时,吃人的妖魔进来了,想把姑娘和小伙一起吃掉。但三郎美妙的琴声使它瘫软入睡。姑娘忙解下三弦的背带一抖,变成一条铁链缠住了妖魔,三郎抽出腰刀砍下它的脑袋。原来,姑娘是洱海龙王的公主,羡慕人间而出来游玩,被妖魔定身在墙变成一幅画。三郎靠琴声破了妖法,龙女和三郎结为夫妻,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此,龙头三弦在白族民间流传开来,成为青年男女恋爱时离不开的乐器。
龙头三弦用红木、梨木、核桃木等硬木制成,琴长70厘米至100厘米,琴箱多为扁六角形,也有扁八角形或扁圆形。琴框用六块或八块硬木板胶接而成,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琴框前面多蒙以厚绵纸为震动膜面,这种绵纸有独特的蒙制方法,要使用较清的糯米米汤,将五至八层薄绵纸裱糊在一起,经过自然阴干后,再将其胶于琴箱前口,它不会受气候影响而松软塌陷,振动起来既有革面的柔韧,又有板面的硬实效果。也有的蒙以羊皮或蟒皮。龙头三弦多由民间木雕工匠制作,以剑川县的白族匠师所制最佳。不仅龙头饰以彩绘,有的还在琴框上雕刻出花纹图案,既可弹奏,又可供观赏、收藏。
在北京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龙头三弦,选料考究,工艺细致,是龙头三弦中的精品,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中。
龙头三弦音色圆润深沉,音量较大。左手有滑音、揉音、打音、和音等奏法,常用大幅度滑揉技巧;右手有弹挑、滚轮和扫弦等技法。龙头三弦较著名的独奏曲有《剑川调》、《大摆三台》、《大边水板》、《凤羽白族调》、《甸北田埂调》、《通甸白族调》和《白族三弦调》等。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