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鬼节分别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习俗?
在古代对于天地间未知的事物有着说不出的崇拜与敬畏,当时的人们便开始想象与猜测这些事物背后存在的因果,鬼神传说就是由此产生的。华夏有着许多传统节日,其中也包括有着特定传说的鬼节。、中元节、寒衣节被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其中现代人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清明节,这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三个节日是从中国历史上演变流传下来的缅怀先祖的方式,人们在这几天会祭祖,跪拜逝去的祖先与亲朋,传达自己的敬畏与思念。
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清明当天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节包括调休改为三天假期。
清明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清明节现在也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与祭祖的日子,也有着踏青的习俗。清明节融合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气,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兴盛并设置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后。
清明节有两大传统礼俗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还有禁火、植树、放风筝、插柳、蹴鞠等习俗。相传是因为寒食节要吃寒食并禁火,人们为了防止伤身,就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中元节
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也被称为七月半祭祖节、地官节等,是民间俗称的鬼节。
“七月半”本是时代的民间祭祖节,后的说法是“中元节”,这一天也是三官大帝中元地官的诞辰,道馆会举办盛大的法会以超度亡灵。则称之为“孟兰盆节”,核心内容也是超度亡灵。时期,统治者们推崇道教,道教的中元节开始盛行,“中元”也逐渐固定为节名并沿用至今。
中元节的意义在于敬祖尽孝,有着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习俗。
寒衣节
寒衣节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被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等,是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民间俗称鬼头日。寒衣节在中国北方更为流行,不少人会在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他们会以扫墓、祭拜等形式为亡者送寒衣,寄托着今人对先人的怀念,也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