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团茶?后来竟然催生了盖碗的兴起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宋时期,人们热衷于喝团茶。唐人早期爱煮茶(把茶饼掰碎然后拿到火上去烤,烤至干红磨碎,放入锅中加作料一起煮),之后,改而推崇煎茶。陆羽提倡煎茶取代煮茶,其目的是保留茶自身的风味。饼茶经过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煎茶法发展至,便成为点茶,进而发展出分茶法、斗茶法等等,宋人热衷斗茶、分茶,文人雅士、宫廷贵族以此为乐,甚是奢靡。
适用于点茶的黑釉建盏在宋朝大行其道,盖碗仍默默无闻,甚至都未定型。但宋朝时期,茶托便非常普遍,与茶杯一起使用,此后,人们在茶盏上又加了盖,盖、碗、托三者合一,就是今天茶人们普遍使用的盖碗。经过嗜茶人的不断改善,明清时期,盖碗广为流传。
盖碗在明清时期迎来它的辉煌时期,还得感谢洪武大帝——朱元璋。曾身为劳苦大众一员的洪武认为大行于唐宋的龙凤团茶制作工艺复杂且过于奢侈靡费,便下令把团茶改散茶,“罢造龙团,惟令采芽茶以进”。自朱元璋改革后点茶法逐渐没落,泡茶法兴起。爱茶人也把对煎茶、点茶的兴趣转移到了茶壶、茶盏之上。
清道光 粉彩花卉诗文盖碗(一对)
明朝时期,茶人改善了“炒青”法,茶叶的制法与喝法发生巨大变化,茶具以此而变。随着散茶的流行,喝茶时,除了品味茶的美好滋味,人们还会观赏茶芽叶是否完整、颜色是否鲜亮明绿。明朝出现的文士茶则更为讲究,怀才不遇的文人们,或在清静山林树下、或于简素柴房之中、或伴清溪潺潺、或听松涛阵阵,以此风雅之时,烧水煮茶,茶色宜淡不宜浓、茶味宜轻不宜重,茶具更素朴简雅且小巧精致,唯有如此才能茶、人不相负。,晚明之时,盖碗已经流行。
清乾隆 翡翠盖碗(一对)
清朝皇室品茗之风更盛,尤其嗜茶,时期盖碗在宫廷中逐渐流行开来,上行下效,慢慢的王公大臣们、大官小吏都开始用盖碗喝茶。清朝官窑也开始大量烧造各种盖碗,民窑紧跟官窑的步伐,盖碗随风行于民间。
清朝中晚期时,盖碗“三件套”终于定型,上有盖,中置碗,下托船,盖碗又被称为“三才碗”, “三才”对应“天、地、人”,茶盖谓之“天”,茶船谓之“地”,中间的茶碗谓之“人”。宇宙天地之间,便纳于一副小小的盖碗之中,是为“天时”之寓意,包含了先古之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智慧。
除此文化内涵外,盖碗作为茶具,可谓万能,用盖碗喝茶投茶简单、冲水便捷、出汤快、弃茶渣易,嗜茶人“察色、嗅香、品味、观形”的要求盖碗都能满足。白瓷盖腕素雅如雪,青瓷盖碗洁净似玉,沉稳有礼、秀美端庄的盖碗本身也给人以美感,难怪会是嗜茶人的爱物了。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