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历史简介 中国华夏各民族是怎样大融合的
中华民族在患难中融合,源于公元前2700年至前2200年的大洪水,炎黄时代,中国各部族进入大发展时期,不断交流与融合,但因为生产力相对落后,尚未真正形成统一的民族,到前2200年前后,在不断迁移、与洪水抗争的过程中,由大舜所代表的华族与大禹所代表的夏族的民族大联合最终完成了华夏民族的统一。
华,象形字,花的形状,引申为光彩绚丽等,但华之所以能代表中华民族,是与有舜帝有关,舜名字为重华,舜字本义为一种蔓类植物,花开遍地相连,故有重华之名,后人传说舜帝重瞳,即瞳孔双层,光彩异常,故称重华,应属附会。
舜部族是古代东夷白虎(即虞)部的一支,居住在鲁西泰山南北,后因洪水,经豫东通道(南北都为海水侵入,孤岛山东只在这一沼泽地区与中原相接)西行,北面受到南太行山共工部族、西部受到嵩山鲧部夏族的阻拦,只能在豫中东虞城一带发展,再后来联手山西地区的陶部族击败共工、鲧部族,才得以向西发展壮大。
舜部族是洪水期东夷民族劫余的精华,在制陶、畜牧狩猎、农业等领域都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加上先与陶唐部族联手击败共工、鲧等部族,北驱穷奇黄帝族,南逐三苗炎帝族,又联手夏族替代陶唐氏势力,终于占据中原最强势地位,成为华夏盟主,华族位处九州之中,故称中华。
虞舜最重要的贡献是,在洪水面前,促进各族最大程度的融合,领导各族与洪水抗争,所以“虞朝”虽然短暂,但功勋盖世,因而虞舜之名“华”就成为民族品牌为后代铭记,中国人崇虎为动物之王,就象总以华族为首一样。
夏,象形字,头、双手、双腿构成的人形,本义指大人(与大的意义完全相同),类似今天的“山东大汉”。
夏,能代表中华民族,是因为以大禹为代表的夏族能象大舜为代表的华族一样,领导各族战胜洪水,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夏禹等同于大禹。
古代夏人属东夷龟蛇部的一支,居于今鲁南一带,世代擅长治水(如修、熙、台骀等),洪水期西迁山西,长期居于汾河中下游一带,建立早期的西夏国。
陶唐氏尧部族崛起后,因洪水从河北中部迁入山西,占据西夏北部地区而有“唐伐西夏”致使西夏亡国;夏部族被挤压到运城盆地一带后,持续南下河洛九州,后来缔造出鲧、禹等治水英雄。
陶唐氏后期,夏族自西向东发展,与自东向西发展的有虞氏华族结盟,和陶唐氏鼎足而立,并最终继有虞氏之后建立华夏联盟国家;后,是东夷民族继皇、昊、帝、大之后对于领袖人物的尊称,夏后即、夏族首领,跟后世所称“大人”类似,但地位更近于“大王”。
迄今鲁南仍称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为“大”或“大大”,而秦晋之间因为是夏族早期和晚期根据地在历史上被称为大夏。
由于夏王朝是在与华族联手下建立起来的,华族与夏族在整个夏朝共同兴衰进退,华族后裔的商族与夏族分支的周族又相继立国,虞夏商周四代的华夏联盟存在了整整两千年,所以把中国称为华夏,把民族称为华夏、中华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