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头的习俗是如何流传下来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国民间有一个传统就是正月里不理发,所以大部分人在年三十之前理发,过了一个正月之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在理发,所以民间就有传言“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那么这个传言是否是真的呢?经专家翻阅古籍才知道正月里不剃头的民俗来源于沈阳,也与大入主中原开始的。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并打败李自成后,顺治在沈阳故宫下达的‘剃头令’。当时的清廷为了贯彻“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金钱鼠尾)。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清廷将这种发型在汉人间大肆推行。
“正月剃头死舅舅”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谈及“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俗语出现的原因,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男儿自古就蓄发,视“头发”如生命,“去发”则是一种刑罚。时曾割发代首就是这个道理。
清政府强迫汉人改为满人发式剃头留辫子以统一全国服饰,激起了强烈的民族反抗情绪,于是有了‘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的口号,发生了‘江阴十日’等反抗剃发斗争。”后来又借助民俗语言方式创造了一个歇后语“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以“死舅”谐音隐指“思旧”,在民族压迫的黑暗统治下表达一种民族反抗意念。
剃头死舅舅”本是汉人对清朝的反抗,经过三百多年的口口相传已经演变为另一种含义,现在更多的体现为中华民族注重血脉亲情的个性和文化传统。“社会在进步,民俗在发展,人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民俗在文化方面的传承,但不要为此耽误了正常的生活,真正做到‘辨风正俗’。”
民俗文化
- 如何利用家居风水旺桃花 招桃花要摆放什么
- 女属龙男属鼠宝宝属马运势如何?详解属马孩子对属龙属鼠父母的影
- 老鼠和马的婚姻可以吗?属鼠男女适合做夫妻吗属蛇
- 面相招风耳的男人事业发展怎么样
- 女人嘴唇长痣面相图 桃花运好吗
- 免费生辰八字查(免费生辰八字查仙缘)
- 六枚硬币算卦卦象解读原理 六个硬币占卜卦象全解
- 脸上哪些痣不能点 脸部哪里的痣不能点
- 老实男人的手相特点
- 梦见有人进我家偷东西(梦见有人进我家偷东西是什么意思)
- 偏财和正财哪个更好 分析正财和偏财的区别
- 农村电视墙的方位风水禁忌,农村电视墙装修效果图大全
- 家居风水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 男人眼里的聪明生肖女 男人眼里最耐看的生肖女
- 梦境探知女人梦中白发频现,周公解梦身体篇
- 梦见蟋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