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处暑是哪一天?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
进入到8月农作物都已进入成熟期,到了处暑节气夏天娇艳的荷花已变成结满莲子的莲蓬。夏暑消退、初秋来临时的天气变化已经开始一点一点的侵入我们的生活,那么你知道处暑几点几分具体时间么?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带你开处暑的世界。
2018处暑是8月23日,星期四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历书》曰“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
处暑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因为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各地都有“暑去寒来”的谚语,处暑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大,公众要预防感冒的发生。“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处暑来临,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离我们而去。天气逐渐转凉,有些地区依然还会被“秋老虎”亲一阵子。
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处暑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处暑养生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6、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