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土王节 揭秘土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土王节是广西三江地区的传统节日,据说土王节是纪念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侣。土王节最热闹的就是踢毽子活动,三江地区的男女也借踢毽子传情。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下三江地区的土王节吧。
广西三江地区民间传统纪庆交游节日,在每年农历谷雨前二三天举行,节期一天。
广西土王节
据民间传说,古时候侗寨有十八对生死不渝的恋人,为反抗封建婚姻习俗的束缚,在谷雨前的两天相约自缢而死。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些为忠贞的爱情而殉身的青年男女,每年这天都聚集到土王坡唱歌跳舞,举行纪念活动,后来逐渐形成固定的节日。“土王坡”,一般设在离村寨不远的坡坪上。节日这天,通常要组织唱歌、跳舞、打拳、摔跤等活动。男女青年在嬉耍戏闹中谈情说爱,寻觅自己满意的人。
广西土王节
土王节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求爱方式是“吃茶苞”和“多毽”。“吃茶苞”是小伙子们借茶苞(油茶果实)试探姑娘情意的一种方法。看中某个姑娘的小伙子,有的把成熟的茶苞用藤条串起来,套在对方的脖子上,有的将茶耳丢进对方背的瓢篓里,有的则摘一只未脱衣的苦茶苞,猛然塞进对方的嘴里,如此观察姑娘的反应,看是否接受自己的追求。如果姑娘确实对小伙子也,那么她就会默默接受对方的这种“挑衅”,甚至不顾茶苞的苦涩,一口将它咽下,以示她对爱情的坚贞。“多毽”,侗语,意思就是玩毽子。男女为一对,用手对拍毽子。没有毽伴者,可以到中间去抓鸡(毽),失“鸡”者便会被取而代之。情侣之间借拍毽子机会,多用双关语作出求爱尝试。如男方说“阿妹你心多,把毽子拍歪了!”女方道“阿哥你无心,把‘鸡’养死了!”节日里,“多毽”场上,灿烂多彩的花毽在空中穿梭飘飞,男女青年被炽热的恋情系在一起。侗族青年形容它是“飞花传情”。
通常,每至晌午时分,土王节赛歌会达到高潮,旷达的木叶歌、奔放的笛子歌、深情的“结交歌”、欢快的“换当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