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族饮食 乌孜别克族有何饮食习俗
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制品,蔬菜吃得较少,多吃羊、牛、马肉。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和奶茶。乌孜别克人的主食主要有抓饭、馕、纳仁、海勒瓦、包子、烤包子、凉面等。
馕的做法与的烤烧饼相似,用面粉略加盐水稍稍发酵后烤制而成。许多人在面内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内软,称为油馕。还有肉馕、窝窝馕、片馕等。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
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抓饭是乌孜别克族招待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用大米、新鲜羊肉、清油、胡萝卜、洋葱等原料做成。
先将肥嫩的羊肉切成小块用清油煎炸,然后放入洋葱和胡萝卜丝,加盐、孜然等佐料后在锅内炒,加适量水,约20分钟后将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焖约三四十分钟。这样做出的抓饭油而不腻,极有营养。
餐前主人先拿来精工细做的洗手壶和接水盆让客人依次洗手,然后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食。抓饭也有不放肉而放葡萄干等干果的,俗称甜抓饭或素抓饭。
“那仁”是乌孜别克族极富民族特色的食物,由肥牛肉、羊肉、风干的马肠或熟肉干、葱头、盐、味精、面粉、皮芽孜为原料。
做法是先将煮熟的肉切碎,和煮熟的面片或米饭搅拌在一起,盛在盘中,再加上皮芽孜,洒胡椒和酸奶子,搅拌混合,用手抓食。这种食物一般只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才做。海勒瓦是乌孜别克人一年四季均要食用的一种老幼兼宜的食品,制作的原料主要有羊油、面粉和白糖。
做法是将羊油放在锅内用文火烧热,把面粉倒入油锅中,用勺子反复搅拌调成糊状,等面粉变黄直到熟了的时候,再把白糖水掺入调匀即可食用,色、香、味俱全。米肠子和面肺子是乌孜别克人喜爱的传统小吃,做法精细。将羊肺、羊肠且清水洗干净,把已经洗好的面筋,用清水拌成面糊,挤入羊肺叶,接着灌入清油、食盐、孜然粉调成的汤汁,扎紧气管,即成面肺子。
米肠子是将大肝、羊心、羊肠油切碎,和大米搅拌在一起,放入适量的胡椒、孜然、食盐等调料,拌成馅,然后再把馅灌进羊肠子里,扎紧两头,即成米肠子。
一般把面肺子和米肠子一起放在锅里煮,煮熟后切成片,蘸上酱油、醋、辣椒面食用,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口感极佳,是上等的民族风味小吃。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