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建筑 北京“孔庙”历史简介
北京孔庙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的地方。孔子曾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故又称先师庙。
孔庙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大德十年(公元1307)特诏命加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诏孔庙配享宫城规制,准于四隅建角楼,元末荒废。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修;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增建崇圣祠。清二年(公元1737年)高宗亲谕各殿顶皆易为黄琉璃瓦,崇圣祠用绿琉璃瓦;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升祭孔礼仪为大祀,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将原来七间三进的大成殿改为九间五进,工程一直进行到五年(公元1916年)才竣工。过去孔庙一直被列为禁地,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始对外开放。
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四进院落。主体建筑顺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大成门面阔五间,台基四周有白石护栏,前后三出陛。中陛有雕龙御路,黄琉璃筒瓦单檐庑殿顶,东西稍间内置鼓悬钟各一,两侧放置清乾隆年间仿制的石鼓10枚。
大成门左右各有一座角门通向中院,中院甬路两旁有11座明清两代的记功碑亭,还有一座砖砌焚帛炉和一口经赐名“砚水湖”的古井以及古树“锄柏”。
大成殿是从前举行祭孔典礼的地方,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前檐装修为菱花格扇门窗,砖石台基四周出石护栏。崇圣祠在大成殿后,自成一座独立的小四合院。南面为正门——崇圣门三间,北面正殿为崇圣祠五间,东西各有配庑三间。崇圣祠及崇圣门为绿琉璃筒瓦歇山顶,配庑为灰筒瓦硬山顶。
孔庙院内还有十四座明、清两代石亭。无论古建、刻石乃至院内古柏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