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建筑 鄂温克族猎人住啥样房子
是一个游动性很强的群体,特别是保持着古老传统,生活在森林之中的猎人,他们一直保留着不定期游动的习惯。所以,鄂温克人的居室也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特征。
鄂温克把居室称为“柱”。古老的居室称为“斜仁柱。“斜仁柱”是用木杆搭成的,可拆卸性帐篷。俗称为“撮罗子”。“斜仁柱”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柱”的支架,鄂温克语叫“希楞”,这是就地砍取落叶松细仔搭成伞状的架子。
“柱”的架子需用三根主柱,即用三根上端有叉的细杆,鄂温克语叫“苏那”,叉相交斜立,呈园锥形,再在立柱的间隔上搭20至30根辅助柱,这样基本构成了框架。杆子的总称叫“斜仁”。框架高约4米,直径3米。框架正端为门,门两侧的杆子叫“特翁”,内部中心稍偏近门处,埋一立柱“巧木卡”,杆的上端穿过“柱”的顶端。由这立杆向门的反向系一横杆“依嘎布佟”,是专为挂锅和吊壶用的。
“斜仁柱”的第二部分是木架上的覆盖物,通常鄂温克人在夏季喜欢用专门缝制的样皮围子苫盖,到了秋季气温下降的时候,改用特制的扦皮围子苫盖。
因子一端系在门左侧的柱子上,另一端围在门的右柱,余下的部位,掀起来即为出入的门。门是开向日出的方向。样皮苫盖宽约1米,长近8米。一般一个“斜仁柱”要用七块样树皮苫盖。
“斜仁柱”内,门的相对方向是“玛鲁”(神具)的位置,“柱”的中间是火堆的位置。按照习惯,男子可住在火位以北,女人住火位以南,通常女人不许到火位以北。家里主妇和未满15岁的女孩,可到“玛鲁’附近,但须取同一路线回来,即由哪里去,就从哪里回来。
有宾客来时,“斜仁柱”的主人,按照习惯,要把客人让到“玛鲁”神像的位置,也就是与门相对的位置就坐。
“斜仁柱”也有一些禁忌,不允许在“斜仁柱”内对火堆绕行。女人只能在“斜仁柱”的左前扇形部位就坐。
通常,猎人们要在“斜仁柱”内生火做饭,当挂壶烧火时,禁忌挂锅或用壶不稳,前后摇动。
鄂温克人“柱”内,除放置衣服被褥,食粮,炊具和妇女用的针线急,刀子,斧子外,其他生活用品都放在外边。
即在“柱”的两旁稍后处,没有驯鹿的鞍架子,鞍子整齐排列,鞍上搭着暂时不用或闲置的物品。如米面、皮子,彬皮苫盖,小儿摇蓝等。
鄂温克人适应了严寒的生存环境,锻炼得十分耐寒,冬季的“斜仁柱”内除用皮围子外,只是烧一堆火取暖,住在“斜仁往”的人都是盖一条毡子或一条被子,下面铺的是扦皮褥子或鹿、秆皮垫子。皮褥子下边仅仅垫一些细碎的树枝。“斜仁柱”一般可容纳4至6人,最大的“斜仁柱”可容纳8人。
民俗文化
- 宁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宁波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 有趣又少人知的传统文化 有趣的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十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的民间艺术品有哪些
- 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 还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民俗
-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 北京有哪些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景点
- 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 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
-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有哪些 平顶山的特色传统文化
- 广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非物质遗产有哪些
-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 河南最具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 农历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怎么写
- 内蒙古民间艺术有哪些 内蒙古民间文化
- 弘扬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故事 传统节日的传说和由来
- 北京有哪些传统民间艺术 北京有什么民间艺术
- 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书籍
- 七大民间艺术有哪些 民间艺术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