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说的是什么故事?为何会在民间流传
射日说的是什么故事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的故事,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现身,将大地烤的炙热,导致庄稼干枯,百姓。于是,后羿搭弓射日,顷刻间,十个太阳就被射去了九个,只留下了一个。
这是一个远古神话,但在时期有穷国君主后羿同样箭法不错,那么,这个故事说的是他吗?
其实,中国的神话传话,大多源自于一本古书《》。而关于“羿”这个名字的出现,在《山海经》中就和某个远古时代的人物有关联。
羿是的臣子,当年,帝俊给羿“彤弓素缯”,让他去体恤民情。帝俊是的天帝,只在《山海经》中提到过。按照这种说法,那么,“羿”在历史上就有两人
一是大羿;
一是后羿;
而且,前者要早于后者很多年。
那么,他们之中谁和射日的故事有关联呢?
远古时期,并没有太阳的说法,太阳就是“日”,从这个字的出现、发展来看,最初就是模拟太阳的。上古时代真的有十个太阳吗?按照现在的常识去推理,如果真有,不等大羿拿出他的弓,地球就已经被烤化了。
那么,为何民间会有“射日”的故事流传呢,难不成真是《山海经》的杜撰?
这就需要考据“日”的真实所指了。
在《说文》中对“日”还有一个解释,这是后来引申之意,是指时节、光阴等。《山海经·大荒南经》对“射日”的描述中,有一段文字说在东南海外的甘水之间,有个之国,有位女子的名字就叫羲和,“方日浴于甘渊”,她是帝俊的妻子,“生十日”。
若是按照现在的理解,岂不是羲和“生十日”?
不是。
这里的“日”应是另有其它指代,说的很是隐晦。若是想要找到真相,就需要知道羲和是谁,这本书说的很清楚,她是帝俊的妻子。
那么,帝俊又是谁呢?
能在名字前面冠以“帝”这个字,可见在当时就是一位首领人物。于是,有人推断帝俊就是帝高阳颛顼氏,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帝高阳曾经颁布过《颛顼历》。
先来简单了解下古代的历法。
它是一种古四分历,以365的1/4日为回归年长度,真正普及使用是在时期。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都是按照“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固定顺序来配合的,从而组成了“干支纪法”。从目前已经出土的殷商时期的来看,天干地支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记日”。
再结合《山海经》中的“生十日”,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
,有学者就指出
早在时期,“干支”可能就已经产生了,起源于“生十日”,并且,已经有了十进位的概念。而其中的“十二地支”,则是来源于帝俊的另一位妻子的“生月十有二”。这个典故见《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一段“浴月”描述,“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但天干地支的故事,怎么会和“射日”有了关联呢?
有人推测大概是在推行新历法时,受到了很大阻碍,于是,被民间以“射日”的故事来隐晦指代。
按照战国末期《世本》的说法,是“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者都是的臣子,而且从黄帝开始就采用了甲子纪日。这么看来,基本和帝高阳没什么关系。其实,天干地支何人所创一直争议很大,即使有了《颛顼历》,只能说明出现的年代相吻合,而不能直接下定论。
至于“射日”,在当时可能就是指战争中,大羿帮着自己的首领,灭了对方的九个部落。毕竟,当时部落之间的争斗是家常事,而这个“日”也许就指的是对方的图腾,有着太阳的形状。,根据书中的描述,帝俊能给大羿“彤弓”,他一定是位武将,为帝俊,所以,“射日”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后来“后羿”的名字更加深入人心,应该是和他善于骑射有关。不过,他可是窃取过别人国家的。当年,夏的儿子太康,他得以夺得政权,但他后来同样被所取代。也许在民间看来,能“射日”者,不但得有神力,还得是一位的首领,这样才符合故事的逻辑。而后羿似乎两者都满足,这大概是他取代大羿的原因。
除此之外,从两人的名字来看,都带“羿”,没准是出自同一个部落,,“后羿”一名比“大羿”更有地位。因为,从古人的尊称来看,在某段时期,“后”指的是尊位者,比如夏后启。其实,不管是大羿还是后羿,他们都对华夏的历史有一定的贡献,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在其中留下如此多了痕迹,让人难以确定到底谁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