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嫉妒孟浩然

童话故事 2022-07-02 09:59童话故事大全www.ettschool.cn

    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王维官运亨通,直作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部长,而孟浩然却终生仕途不通,被称为“布衣诗人”。造成孟浩然官运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维嫉才妒能,抑制了他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青年时讲节义,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当他 40 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他却找错了对象,王维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见孟浩然会疏远自己,,虽表面上大捧孟浩然,实际上都抑制他的仕进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当时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在床底下躲着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如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     孟浩然在长安住了一阵,发觉仕途无望,加上自己的倔强个性不愿再屈身求人,于是毅然返回襄阳去了。临走之时,他给王维留了一首诗,诗中写


      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的口气,对王维有极明显的谴责,“当路谁相假”是说王维不肯引荐,“知音世所稀”自然说得更明白了。可见王维抑制孟浩然,给孟造成的伤害之深。 

    开元二十八年孟浩然在贫困中死去,这时的王维忽然内疚起来,替孟营造坟墓,建孟亭、画遗像,好象是一位最知己的朋友似的。孟浩然九泉之下,定会感到可笑。 

    不过,王维的人品的确不佳,他对孟浩然的态度说明他不够朋友。在安禄山攻陷长安时,他曾投降,等到平定安史之乱,他又以金赎罪,说明他对国家与朝廷也是不忠诚,是没骨气的。后来,王维自知没趣,才归隐田园,建别墅于辋川,常与裴迪等诗人同游其中,赋诗为乐,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余生。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