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魁巧对振风搭
一日,振风塔下走来三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为首的老者看上去有六十开外,却是鹤发童颜,两眼睿智有神,使人一见之下顿生敬意,可见是位博学的老先生;相随左右的两位少年只有二十上下,看上去更是气宇轩然,一表非凡人才。原来,那两位年少的是桐城县来应举的秀才方苞、戴名世,他们都是少年才子,在大江南北颇有英名,后来成为桐城派一代文人。那老者则是此届科考的主考大人。
他们一行三人接着来到振风塔下,方苞和戴名世都是首次游塔,抬头之间,一股激动,大声感叹起来。
主考大人见两位学生跃跃欲试,便说:“何不以塔为诗,你二人各题一首,以增雅兴。”
方、戴也早闻主考大人文才,有心见教,便说:“大人何不就此题出上联,容学生对出下联,也好向大人请教。”
主考大人笑了笑,随口吟道:
宝塔六七层,层层有四门,门朝东南西北。
方、戴一听,心里想,早听说主考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句子倒也平常嘛。两人一使眼色,同声对曰:
历书十二月,月月有两节,节分春夏秋冬。
这就叫作以平对平,平中见智。
事有凑巧,若干年后,又有一老者携一六七岁学童来迎江寺游玩,游至塔下,老者不免记起方苞、戴名世对句的故事,便把这事说给小书童听了,并将方、戴二人的才学及机敏大大地夸赞了一番。没想到这小学童却不屑一顾,说:“那有什么了不起的?此联我也会对,说不定对得更妙。”
老者说:“你不要吹牛,你倒对给我听听。”
小学童眼一眨,即刻诵道:
算盘十三位,位位七粒子,子打加减乘除。
老者大喜,抱起小学童,说:“子乃神童,将来必成大器。”
后来,这小学童果成气候,成为桐城派又一杰出代表,他就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刘大魁。
据说当时那老者兴起,为再试刘大魁,出上联曰:
宝塔尖儿,倒竖钢鞭追日月。
刘大魁对曰:
城墙垛儿,大张牙齿啃青天。
老者又出上联:
振风宝塔,宝塔振风,七层,四方、八角。
刘大魁对曰:
玉掌遮日,日遮玉掌,五指,三长、两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