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经常“入睡困难”?蒙纳士大学科研新发现告诉你真相!

出国留学 2022-12-30 20:22英国留学www.ettschool.cn

  睡前,你会在房间内留一盏灯吗?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有些人是为了方便半夜行动,也有些人是因为不喜欢夜间全黑的环境。

  近期,在蒙纳士大学特纳大脑和心理健康研究所的Sean Cain副教授、Andre Phillips博士和Parisa Vidafar博士开展了一项关于人体生物钟与光照之间关系的研究实验。最终发现,即使是微弱的灯光,都有可能成为阻碍我们睡眠的“杀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我们的生物钟正常地进入睡眠模式呢?天津学习方法网留学老师这就要跟大家先来科普一下人体内与睡眠息息相关的一种激素。

  褪黑素的作用

  简单来说,褪黑素就是人体内分泌的一种光敏感激素,它对于人们进入夜晚的入睡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标志着人体生物钟开始进入夜间状态。

  换言之,若褪黑素的合成受到抑制,则入睡必将受到影响。

  褪黑素分泌的观察实验

  知道了褪黑素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来探究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与光照下的影响。为此蒙纳士研究人员展开一项科学实验。

  将实验对象按照接受不同的光照强度来分组,各组实验对象需要从睡前四个小时开始,在不同强度的光照下,持续暴露5个小时。

  研究人员分别测量他们体内褪黑素的合成(通常以50%作为衡量标准),以此来观察实验参与者在不同光照下的生物钟变化。

  研究发现,难以入睡?或许应该早早关灯!

  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对于傍晚的光线是高度敏感的。当实验对象暴露在30lux(lux为光照强度单位)的光线下,即正常家庭夜间照明的亮度时,人体内开始抑制褪黑素的产生,且褪黑素的分泌足足延迟了77分钟。

  Cain副教授表示:“电子照明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物钟的昼夜周期。傍晚的光线会使人更难入睡,因为它会抑制褪黑素——这种促进睡眠的激素的分泌。哪怕是家中常用灯的光线强度,都有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睡眠,进而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然而,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

  研究人员发现,夜间照明对于人体分泌褪黑素的影响会存在个体差异。受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实验参与者对光的敏感度相差超过50倍。

  有一些人即便处于微弱的灯光下,他们的身体也会误以为处于日光下,从而延迟或是抑制了褪黑素的产生,然而有些人则不受灯光强度的影响。

  Phillips博士说:“我们发现,即使是两个健康的年轻人,在严格控制的相同水平的光线环境下,他们的褪黑色素抑制程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由蒙纳士大学特纳大脑和心理健康研究所引领的这项关于褪黑素分泌的实验也是首次检验人体生理系统中对于光敏感度个体性差异化的研究实验。这项题为“人类昼夜节律系统对夜间光线的反应的高灵敏度和个体间变异性”的研究,于2019年5月27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由此看来,夜间照明的确对于睡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提问,你还会习惯性地在睡前留一盏灯吗?

  相信你看完这项研究应该了解了睡眠状态与人体生物钟之间存在的关联。所以,我们不妨也尝试在睡前早些关灯,保持昏暗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体内的褪黑素正常分泌,让生物钟进入夜间睡眠状态,从而有效缓解睡眠问题。

  当然,如果你对蒙纳士大学医学、护理与健康科学领域的更多科研项目及专业课程感兴趣,也欢迎你通过天津学习方法网留学老师了解详情~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