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身忍辱近十年 孙权夺了荆州后为何不敢称帝

历史知识 2025-01-07 15:31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谈及孙权,无论是《演义》中的形象还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都无法与其父“江东猛虎”的勇猛、其兄的盖世锐气相提并论。同样,他并未拥有如一代奸雄横扫北方的震撼气魄,也没有乱世枭雄的传奇经历。作为在江东兴大业的一代君王,孙权同样展现了一代英豪的风采。

公元220年,刘备失荆州,天下三分已成定局。人们原以为孙权会立刻称帝,但他却隐忍克制,直到229年才正式登基,迁都建业。这种屈身忍辱的背后,实则是孙权高超的政治计谋。

曹操与曹丕曾封他为南昌侯与吴王。当他打败刘备,声势浩大时,却面临魏国的质疑。孙权先是卑辞道歉,继而自创“黄武”年号作为抗议,却并未进一步自称。

为何到了后主建兴七年,他会在自己的黄武八年四月丙申日自称皇帝呢?原来,黄武七年八月,他的石亭大破曹休,从此他不再畏惧魏国。

作为三国中最晚称帝的一方,孙吴政权最初只想“极长江之限而有之”,割据江南与北方对抗。这基于汉末社会大乱的临时性考虑。后来孙权称帝,是以地域性政权来立国。吴地人对孙权非常支持。他们支持孙权,主要是为了江东自保,使江南的安定生活不被北方的战乱侵扰。孙吴政权的对外战争次数最少,其主要目的是防御性的。

孙吴政权的内部也相对最为安定。这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后来北方再次生乱时,江南能够成为中国文化一脉不绝的重心与维系。孙权的政治智慧与决策能力,使得孙吴政权在三国鼎立的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生存智慧。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