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阮大铖文采出众竟是个人人唾骂的奸人
阮大铖在历史上是一个值得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势大。他著有很多戏曲流传至今,论戏曲,在安徽无人可以与其比肩。出了戏曲外,他还十分擅长作诗,所以后世在提起他的时候,常称为诗人阮大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诗人阮大铖流传后世的诗集有《咏怀堂诗集》,这部诗集囊括了阮大铖的绝大部分作品。这些诗词绝大部分是描写景物的诗,多取材于山间小道,草木虫鱼,细细品读,十分富有田园趣味。
如《雷塘》一诗,诗人阮大铖用十分通俗易懂的寓言描述了一副田园山水画。“雷塘无限白杨花”语言质朴平实,似一副白描,将池塘边的景色描述的活灵活现。还有一句“春锄争上玉钩斜”,运用拟人的修辞将画面瞬间变得立体起来。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阮大铖是极其富有生活情趣的,寥寥数笔,就将田间池塘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画中。
《郊居杂兴二首》也很能体现诗人阮大铖的风格,这也是一首田园诗。“随意采菱舟,夤缘洲渚傍。”此诗所描绘的是远离喧嚣的郊区有一处湖,叫做东湖,湖面上有采菱的少女,有迷人的湖风。这并不是一首单纯的描述风景的诗,在诗的结尾,“刺多泥复深,采采中怀伤。诗人用了感伤的笔调来强调劳动人民的辛苦。
总而言之,诗人阮大铖的诗歌造诣是很高的,他的诗歌涉猎广泛,寓意深刻,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阮大铖诗词作品
阮大铖,明末清初人士,籍贯安徽,但其具体出生地如今仍然是个疑问。因为阮大铖早期与勾勾搭搭,后期又叛明投清,所以在历史上名声极坏。其出生地一说是桐城,一说是怀宁,因为阮大铖生平恶行太多,所以两个地方都不愿意承认他是自己人。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观。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奇观是很多奸佞之人,文采却不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阮大铖就是一个文采不错却品行一般的人,可谓是小人多才。阮大铖诗词作品虽然传世算不上太多,精品率却非常高,仅仅看阮大铖诗词作品,完全想不到他会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阮大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收收录在《咏怀堂诗集》里,里面的诗词题材丰富,种类繁多。既有田园诗,也有山水诗,还有些词是托物言志类型的。
阮大铖诗词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典十分繁多,从中可以看出阮大铖有着深厚的学识。他有一首比较著名的田园诗,叫做《园居诗》。该诗与的《饮酒》有异曲同工之妙。“悠然江上峰,无心恬入目”读起来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颇为相似,都有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阮大铖早期的诗,看得出来,这时的阮大铖还寄情于山水之间,无欲无求。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历程的影响,阮大铖所处的明末正是动荡不安的时期,朝廷之上有派系斗争,民间有农民起义,边境还有满清,阮大铖在这样的局面中没有把持住自己,所以落得了十分不好的名声。“我居向山曲,草树复纠互。”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阮大铖的矛盾心理。
阮大铖怎么死的
阮大铖,明末清初安徽人氏,其才华在明末是一绝,不仅仅擅长写诗做词,还精通写戏曲。可谓是个全才之人。不过阮大铖却是一个有才无德之人,他的历史评价很差,当时人们提起他几乎各个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那么阮大铖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阮大铖早年学习十分刻苦,有着同龄人少有的聪慧与成熟。当时的私塾先生常常对人说,此子以后必定大有作为。果然如私塾先生所言,阮大铖几年后就考中进士,随后入朝为官。此后的阮大铖平步青云,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不可能死于非命,那么荣华富贵的阮大铖怎么死的呢?
阮大铖怎么死的答案很快揭晓。阮大铖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末年,当时的明朝已经积贫积弱,腐朽不堪。庙堂之上有和阉党整日厮杀不休,庙堂之下,民怨四起,各地农民起义进行的如火如荼。除此之外,关外的满清也虎视眈眈。满目疮痍的明朝很快就被推翻,大明朝一位走投无路,上吊而死。朝野上下顿时群龙无首。此时的阮大铖也没了头绪。之际,他做出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投降满清。
那时明军与清军在南京城厮杀数日,南京城破,在这时候投降,世人肯定难以接受。投降后的阮大铖不知羞耻,一路上给清军摇旗呐喊。后来清军攻打仙霞关,阮大铖也一同前往,年老体弱的阮大铖不堪舟车劳顿,病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