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领袖王始:临刑前一番话让他名垂青史

历史知识 2022-07-09 13:56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403年),南燕时期山东农民起义军首领。398年,鲜卑贵族在山东建立南燕政权后,实行残酷统治,横征暴敛,致使民怨四起。南燕建平五年(403年)四月,王始利用宗教形式在莱芜谷聚兵数千人,宣布起义,对抗南燕政权。他自称太平,称父亲王固为太上皇,哥哥王林为征东将军,弟弟王泰为征西将军,妻子为皇后,置署公卿百官,建立起了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帝国,也称王始帝国。一时附近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人。

网络配图

  燕帝慕容德闻讯后,立即派桂林王慕容镇带兵前去围剿镇压,起义军未经训练,经不起英勇善战的鲜卑铁骑的冲杀,虽奋起反抗,终因力量悬殊而败,王始被俘,与妻子一起在燕都广固(今青州市)慷慨就义。如同,王始起事时间短,未形成大的气候,对中国历史走向几乎未构成影响。在笔者看来,王始其所名著于史的事迹不在军事或政治层面,而是在被南燕所擒后,处斩前的一番话。

  《·慕容德载记》载,王始“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所在,始答曰‘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其妻怒之曰‘止坐此口,以至于此,奈何复尔!’始曰‘皇后!自古岂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邪!’行刑者以刀环筑之,仰视曰‘崩即崩矣,终不改帝号!’” 

   “崩即崩矣,终不改帝号!”这话果断、坚决,,声震刑场。大概是出于对这种视死如归的顽强斗争精神的钦佩,司马光也不惜笔墨,为王始大书一笔。《·晋纪》与上文类似,“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安在,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其妻怒之曰‘君正坐此口,奈何尚尔!’始曰‘皇后不知,自古岂有不亡之国!朕则崩矣,终不改号!”

网络配图

  王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临刑时,有人问王始,你父亲及兄弟在哪儿,王始说‘太上皇蒙尘在外,征东、征西将军为乱兵所害,目前只剩朕一人无所依靠。’他的妻子生气地对他说‘你就是这张嘴惹事,今天才会落到这个地步,现在怎么又来了!’王始对妻子说‘皇后!自古哪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啊!’行刑者用刀把击打他,王始仰视行刑者说‘朕驾崩就驾崩罢了,帝号是绝对不改的!’”

  在笔者看来,王始这番话极有力量,也极有远见。其一,是对刽子手的蔑视,面对死亡的;其二,表明立场,誓死不认罪,誓死不改帝号;其三,看透了南燕虽然目前猖狂,迟早完蛋!对王始的这番话,慕容德“闻而哂之”(《晋书·慕容德载记》),也就是听了之后嘲笑,大概认为王始精神失常,不知天高地厚。一个自不量力的农民,过了把皇帝瘾,临死前由他说吧。

  事实上,王始不过是缺少武装力量,或力量不够强大而已。慕容德笑得太早了,他大概没料到,王始事件仅过了七年后,也就是410年,东晋大将攻破燕都,夷平广固城,将南燕上层人物一网打尽。南燕末主被绑赴刑场,,王公贵族以下三千人全部斩首,一万余名家属尽没为奴婢。南燕灰飞烟灭,也落得和王始帝国同样的下场,这真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网络配图

  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王始的名气远远赶不上、、,他的故事也只是浩翰史籍中的一小段记载,但他临刑前的那番非常硬气、骨气、霸气的话,却永远闪亮在青史中。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