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不想营救汉献帝?诸葛亮暴惊人真相

历史知识 2022-07-09 12:28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读《演义》的网友都知道,书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处处可见,有人甚至把这称为是罗贯中的“封建正统思想”。

  不过这可能不是罗老先生的初衷。《三国演义》是在成书的,而早在“尊刘贬曹”的思想就已是三国类文艺作品的主基调了。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

网络配图

  ,罗贯中的“尊刘”也并非刘备(、、、刘,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关键是刘备所率领的军事集团从一开始就打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最早在中见)”的口号,而这一民族思想一直受人们的追慕;另一方面刘备的军事集团中刘备的“仁”、的“义”、的“智”、的“勇”,致使罗贯中把刘备集团理想化进行讴歌赞颂。不过刘备作为集团的领军人物,集所有的权利和荣誉于一身,在权势和金钱的诱惑下,势必当初的那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忠义之心有所动摇。最明显的就是他想自己当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刘备的身世。关于刘备的身世,最能让人感兴趣的应该就是皇叔这个身份了。现在好多人对此有疑问,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刘备故乡在涿县,史实证明,他确是玄孙,汉室宗亲。所以皇叔并不是刘备忽悠人的。

  那刘备对他的汉室宗亲身份是怎么看待的呢?易中天曾从他的两个儿子、的名字上说刘备有称帝之心。其实从名字上还不足以断定刘备有称帝之心,刘备认刘封这个螟蛉之子时绝不会是看上他的名字里有个封字。

  不过刘备有称帝之心在后来就慢慢表现了出来。先是刘备落难到时,国舅董承曾私下向刘备表示想除去,刘备虽然咬牙切齿,并与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不过排在刘备心中第一位的还是怎样摆脱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据势力。

网络配图

  还有他在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时,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与东吴、曹操抗衡,成为第三股势力,而非如何营救汉献帝。如果刘备真凭自己的割据势力,打败了曹操,他会甘心只做一个开国功臣吗?答案是否定的,世上还没几人能真正摆脱权力的诱惑。

  刘备听到汉献帝被迫禅位给,徒居山阳城时,虽然哭得,但他并未采取实际行动,反而托病不理朝事,政务全交给。在汉献帝禅位第二年,刘备就在诸葛亮的“妙计(实是借用劝称帝故事)”下,“被迫”称帝。而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布“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以报关羽之仇,全不把曹丕篡汉的国仇放在心上。在众在臣谏阻无效下,起兵七十五万(这个是蜀汉对外兵势最大的一次讨伐战)讨伐东吴。

  蜀军一路上,杀得吴军,血流成河。没法可施,不得不送还张飞人头和范疆、张达二人,并许诺归还荆州、来求和。但刘备并不领情,反想乘机并吞东吴。用兵失策,被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也病逝白帝城。

网络配图

  刘备称帝时,年号章武,是取自《尚书》“天命有德,五服五章。”而当时的曹丕年号黄初,孙权称王时年号黄武,称帝后改黄龙,连的也自以为“黄天”。他们的用意都是要取汉而代之。因为自称“运应火德”,在五行中土能克火,土属中央,崇黄。刘备不用黄是自视为汉室正统,仍然崇火德。

  在刘备心目中,他要做的并不是、那样的开国功臣,而是刘秀那种继往开来的帝王。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