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康熙大帝的重要谋臣但却发配边疆

历史知识 2022-07-09 10:21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网络配图

  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进攻荆郢间,其母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

  周培公,一代儒将,自封为善败将军,运筹帷幄,。在灭察哈尔、降王辅臣、征等战役中,立有不世功勋。周培公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与大清国、康熙朝紧密相连,既有幸运,更有不幸;后人观之,感慨不已。

网络配图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而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参战的汉将分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多方鼓励和奖赏,使他们为朝廷效力。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图海奏请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周培公在大清朝、大厦将倾之时,力挽狂澜,披荆斩棘,挽救了大清摇摇欲坠的江山,使大清的国祚得以延长近二百年。周培公在大清的历史上抒写了极为辉煌的一页,,高山仰止。只可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周培公也未能走出这个悲剧。

网络配图

   周培公盛名之下,大臣们不断上书弹劾他可能要谋反、做吴三桂第二,此时的康熙会怎么想?历史证明康熙是一个乾坤独断、刚毅决断的君主,他是不会轻易相信大臣的奏折的。可康熙最终还是按照大臣们的意愿,将周培公发配盛京任提督。这是一个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干对抗罗刹国,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龙兴之地,可以牢牢地监视周培公。从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康熙的气魄未能超过、,周培公的结局同文种、相比,也不过是仅仅保住性命而已。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