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朱元璋下定决心杀绝功臣?因此人之死

历史知识 2022-07-09 09:04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中国自古就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悲鸣,一般君王在功名成就之后,就开始杀功臣。从历史上来看,唯有杀的最狠,最绝,基本上将能打仗的功臣全部杀绝!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彻底下定决心杀绝功臣呢?

  其实刚开始,朱元璋并不嗜杀,只是觉得功臣们骄横跋扈,不好管束,会坏了自己的江山,也没有大的动作要杀光所有的功臣。当时情况下,除了谋反,危急皇权的必须要杀之外,基本没有大的动作,大规模的杀人。

网络配图

  在朱元璋初期,淮西旧将确实是一股庞大的势力,有、等,还有无数的主要功臣将领。而件,确实有夺权的痕迹,那么胡惟庸案件在早期,其实范围不大,只不过彻底打击了淮西党,使得其不会危及皇权。

  而且朱元璋跟当时的太子,也说了,杀这些人是为了给其披荆斩棘,以使得皇位在儿子朱标手上能够平稳,子孙不至于被篡位。而且作为太子的朱标,那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不仅十分的聪慧,而且十分的仁孝,是皇位不可多得的继承人。

网络配图

  于是朱元璋也是十分着力的去培养他,而且,朱标也经历过艰难的创业岁月,在那些后辈的功臣和年轻的将领中间威望还是很大的。,在朱标还在的时候,朱元璋杀功臣集中在大老虎,将一些大的威胁到儿子江山的功臣先杀掉。

  而让其彻底开始杀绝功臣的,还是在于朱标的死。在1392年,37岁的太子朱标去世,此时朱元璋已经64岁了,太子的死亡,使得他,而且尤其重要的是,使得他对大明的未来越发的担忧,不再相信任何人。当时一些大的功臣悍将基本上被杀掉,像、冯胜等一大批年轻的将领还都在,其实这也够了。

网络配图

  ,朱标一死,自己选定长孙为。这个完全那是0基础啊,一点根基都没有,如何能够驾驭这些年轻派的功臣悍将呢?也没办法了,朱允炆要想坐稳江山,这些年轻的功臣也不能留了。朱标死后一年,也就是1393年,件爆发,朱元璋大有凭借此案,将年轻功臣杀绝的意味,胡乱的牵连,硬是杀了1.5万人,大多数是淮西将领中的中下级年轻将领,几乎是一锅端的架势。

  而紧接着,在1394年,继续炒作胡惟庸案件,又把靖宁侯叶升等一批将领杀绝。在1394年,找借口杀掉冯胜,在1395年杀掉付友德……一发不可收拾。如果说朱标死前是一个一个杀大老虎,那么朱标死后,朱元璋是一片一片的杀,连苍蝇都不放过。

  直到自己死的时候,自己在世的功臣,打仗稍微厉害点的都杀光了。其没想到的是,还是祸起萧墙,自己儿子叛变夺了的江山。如果其知道,不知道会不会把有威胁的儿子也杀光呢?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