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与华歆时什么关系?“割席断交”的他们为何会背道
“割席断交”的管宁与华歆,走上了怎样不同的道路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割席断交"说的是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而似金如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则高兴地拾起金片,但又扔了它;曾经,管宁和华歆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华丽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依旧在看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子非吾友也。"这个成语想表达的意思是"志不同道不合,便难以成友",之后的两人也确实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人入仕为官、一人归隐田野,那么他们各自的命运又如何呢?
1、 龙首之才,济下以仁
东汉末年,时人称华歆、邴原、管宁三人为一龙,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虽少时因为"割席断交"而不被后世所赞赏,但华歆之才不输于管宁,甚至比他更高。当时,汉室已成日暮西山之态,很难约束地方,各地豪强割据一方,同侯也,华歆曾被推荐为孝廉,由朝迁授予郎中一职,但因病而辞职回家。大将军辅政后曾调华歆入京授以尚书郎之职。之后何进身死,强势入京,将迁到长安后,华歆逃走了。到了的领地,华歆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决定抛弃袁术另走他乡,在这时正好碰到了汉献帝的太傅马日磾,被马日磾召做掾属,绕来绕去,最终华歆还是继续为天子做事,
被汉献帝任命为豫章太守后,华歆爱民如子,"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甚至当扬州刺史刘繇死后,整个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但华歆还是以"因时擅命,非人臣之宜"拒绝了众人的请求。当时有雄才,意图谋划扬州,华歆知策善用兵,为了不使战火波及到无辜的人民,思量再三后,华歆乃幅巾奉迎,为豫章避免了战火。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召华歆至任职,继承父、兄产业的不愿放华歆,华歆进言说"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劝说孙权不要因为不愿意放过自己这个"无用之物"而交恶曹操,孙权同意了。入魏后华歆因其才能而被曹操重用,先后任司空、尚书、侍中,再代为尚书令,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
2、 归隐避难,征辟不就
以管宁之才,如果他愿意的话也可以与华歆一般居高位、做大官,但他却没有这样,反而选择了与好友不同的道路——归隐。据说管宁是那位辅佐实现霸业的之后,"汉兴有管少卿为燕令,始家朱虚,世有名节,九世而生宁。"管宁少时与华歆、邴原为友,但管宁的志向并不在封侯拜相,在看穿华歆与自己志向不合后,为求自保而与华歆断绝友情。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管宁也避祸辽东,时任辽东太守为管宁等人安排住所,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也没有接受公孙度的示好,而是居住在山谷中。当时很多来避祸的人仰慕管宁之名,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遂"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并且十分爱戴他。
管宁大才,但不愿意为官,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但当时的公孙康对外以朝廷的将军太守为号,但在内确有称王之心,他想要管宁辅佐自己完成霸业,公孙康却不敢,"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无论是魏文帝还是,都多次征召管宁,但管宁都没有接受,管宁不想投身于政治的污泥之中,但他确实能预测天下大局,本欲在辽东颐养天年的管宁却看出新的辽东太守公孙恭的无能,也看穿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的狼子野心,管宁担心祸乱将起,于是带着家眷又匆匆离开,,公孙渊反叛曹魏,僭号称王,被所灭。魏明帝曹叡也多次征召管宁,甚至华歆都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但管宁高节始终,一直没有答应入仕。
3、 道不相同,不相为谋
虽被称为"龙头",但在华歆心中,管宁之才一定是超过自己的,不然他也不会"称病乞退,让位於宁",因为管宁是真正高风亮节的名士。很多所谓的隐士,他们遁入山林,不仅是博美名,最终的目的却是入帝王家,管宁不同,他是真的隐士,所思所想皆是学问真理,相与为伴皆是自然山川,而世人追求的荣华富贵对他而已却如浮云,在避祸辽东时,管宁只谈儒家经典,整治威仪、陈明礼让;辽东不太平,他回到中原,也是抱道怀贞,仅是求道讲学,坚决辞让来自魏帝的征召。
与他相对的华歆可谓是俗人的标杆了,他辗转各路势力,灵敏的政治嗅觉让他最终傍上曹魏这根大腿,此后平步青云,官越做越高,权越来越大,而华歆也非世俗之人所想的那样贪婪无能,他爱民如子,且深得民心,他渊清玉洁,有礼有法,也难怪名士将他与比肩"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割席断交"的典故已被世人曲解成管宁是不慕名利的君子,而华歆只是贪图财物的小人。事实不是这样,"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才",像管宁华歆这样有才的人,在乱世中无非就两条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活下去,或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死,两人都选择了前者,但仅仅是结果不同而已,管宁想的是明哲保身,不趟浑水,而华歆则是将责任揽在己身,保民救世。虽然管宁的高风亮节被后世敬仰,在那个只有才吃得饱饭的时代,华歆致仕而救民行为无疑是更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