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恨阉党,又逼死魏忠贤的崇祯,临死前为何只有太监相伴?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学习方法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的故事。
想必大家都知道,崇祯是的亡国之君,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亡国之君跟历朝历代的那些不一样,同是亡国之君,可评价却有差别。一般亡国之君的评价是负面的,可是后世人对崇祯的崇祯出现两极分化,有好有坏,有的人说他是昏君中的明君,是一位不幸者,赶上一个乱世,背了黑锅。
而有的人认为崇祯罪有应得,自作孽不可活。不管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其中有一点是大家都比较承认的,崇祯是一位努力工作,节俭的皇帝,这在史料中也有记载的。崇祯本来是一个准备就藩的王爷,不料还没出京城,他的哥哥天皇帝便病逝了,并且还没嗣留下,于是崇祯就成为第一继承人。
本着兄终弟及的规则,崇祯被赶鸭子上架成为新皇帝。别看崇祯那时只有16岁,可志气并不短,立志要中兴大明,成为尧舜禹汤那样的贤明的君主,可这一过程注定是曲折、困难的。崇祯登基后,摆在眼前的棘手大事便是如何除去,极其势力。
因为大奸臣魏忠贤(宦官)惑乱朝纲,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崇祯要想中兴大明,首先就得要重新夺回权利。刚登基的崇祯便学会隐忍下来,用一年的时间稳定局面,等自己彻底坐稳皇帝的位子,就突然向魏忠贤发难。那是在崇祯2年,崇祯先慢慢铲除魏忠贤的左右手和心腹,然后让百官弹劾魏忠贤,然后自己顺势逼迫魏忠贤。
最后魏忠贤见大势已去,就自杀了。从崇祯逼死魏忠贤这件事可以看出,崇祯非常痛恨阉党,并且荒废、等机构,让它们形同虚设。那么崇祯痛恨阉党,又逼死魏忠贤,为何他自尽时身边却只有陪伴?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家下面小编就给一一道来。
其实崇祯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既厌恶太监,又离不开太监,后来再次重用太监。其实崇祯除掉魏忠贤,并不能说崇祯厌恶太监,说白了只是厌恶魏忠贤罢了,因为魏忠贤权倾朝野,已经威胁到他的统治,崇祯必须除掉魏忠贤才能取回权利,所以崇祯不得不这么做。
除掉魏忠贤后,崇祯又任用自己信任的太监,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些太监能力比不上魏忠贤,没有起到制衡的作用,让东林党一家独大,使得崇祯陷入了被动。因为太监是皇帝的家仆,又无法生育,就算太监拥有无边的权利,也只能依附于皇帝,没有皇帝依靠,太监就是无根之萍,随时都可能覆灭。
而且历史上也没见太监能真正当上皇帝的,所以太监作为内臣,更得皇帝信任。我们再来看看明末时期的东林党,虽满腹经纶,却只喜欢,简直就是空谈误国。最后在崇祯17年,的起义军攻破京师,而东林党中大部分官员都投降了,之前满口的忠君为国,,都成为摆设。
而崇祯去往煤山上吊自尽,临死前说道:文臣误我。并且崇祯自尽时身边却只有太监陪伴,这个太监名叫,后来后金占领北京,为了得到民心,将葬于十三陵思陵,并在思陵旁建造太监王承恩的陪葬墓,让其永永远远守护崇祯帝,后来皇帝还为王承恩立碑,赞许他忠贞的行为。
所以说,崇祯并不是厌恶太监,只是痛恨魏忠贤罢了,因为不厌恶太监,所以他身边一直有太监得到重用,并且王承恩便是崇祯的心腹太监,最后他还追随崇祯共赴黄泉,忠心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