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于禁之死,为何算是史上绝无仅有的死法?
,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从此效忠于曹操,归属于势力。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但后期与对战时战败,被关羽俘虏,归降了,成为刘备的一员大将,后关羽战死沙场后,于禁辗转从逃回魏国,被接收。
但众人皆瞧不起于禁,认为变节之人实乃小人,众口铄金,议论纷纷,于禁老矣却不断被人评头论足,终于心结,羞愤致死。
于禁是死于自己的羞愧之心,也是死于魏国大臣们的指指点点,更是死于曹丕的刻意羞辱。
于禁之死,也算是史上绝无仅有的死法,非战非病,真应了那句种何因得何果。
第一,于禁晚来失节,为了救助,与蜀将关羽决战于樊城,因暴雨连连,樊城遭遇水灾,魏军不擅长水战,被关羽打败,宁死不屈,关羽怒将庞德斩于阵前。
作为老将的于禁,在众人眼中铁骨铮铮、忠心不二的于禁却还不如庞德,投降于关羽,这真是跌破了众人的眼睛,曹操对于禁大失所望。投降后的于禁被关羽关押在蜀国的荆州地。
第二,当关羽死后,于禁通过吴国帮助回到了魏国,于禁可谓是历经了多番波折才回到母国,当时的魏国的君主已非曹操,而是曹丕了。
于禁见到曹丕后痛哭不止,曹丕稍加安慰,但从此后不论于禁走到何处,均感觉背后有人戳着他的脊梁骨,指责他的卖国贼,指责他有何颜面回到魏国。
于禁在魏国的日子可谓是如履薄冰,谨小慎微。
第三,如果说魏国大臣们对于禁的指责是他的催命符,那么魏国主君曹丕对于禁的暗暗指责则是送于禁归西的一根稻草。
在曹操忌日当天,于禁请求去碑前拜祭,曹丕应允,但却命人将于禁降敌,庞德不屈的场景画成了画像放于曹操墓前,于禁来到曹操墓前,羞愧不已,暗自垂泪,感觉到已没有苟活于世的必要了。
几日后,于禁便发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