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一定要除掉张敖呢?真相是什么

历史知识 2022-07-06 10:52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大家好,这里是学习方法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之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刘邦经过当时张敖的封地,张敖是当年刘邦分封的七个“异性王”的儿子,后来刘邦为了拉拢张耳,不但和张耳结为异性兄弟,甚至也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他。

  也就是说刘邦可以算作是张敖的伯父,也是他的老丈人。就在那一天发生了一件令史学家都感到羞耻的事,讲的是当时刘邦经过张敖家里,当时张敖有个小妾很漂亮,刘邦一眼就看中了他,于是当晚就临幸了他并把她强行带走。

  这个小妾后来也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淮南王”刘长,后来因为谋反被抓,饶了他一命,可是他却不想接受汉文帝的恩惠,途中绝食而死。

  刘邦的事情无论怎么样都是值得耐人寻味的,在历史之中做过类似事件的人还有,在朱温的原配夫人死了之后,朱温再无顾及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让自己的儿子派遣妻妾入宫侍寝,而刘邦强占女婿妻妾的行为与朱温又有何区别呢?

  那么刘邦为什么却不顾当时的舆论哗然要做这样子的事情呢?是刘邦真的已经开始放纵了吗?我想不会,刘邦虽然说是个无赖,他的眼光是少有,做这种事情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他不会不清楚。

  可以说刘邦的这个事情看似是一桩荒诞无比的“艳事”,其却是之意不在酒,他的矛头对准的就是张敖,因为他要逼张敖谋反,那么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他,那么刘邦为什么一定要除掉张敖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剪除功臣。

  当年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各地形势都还不稳,此时如果贸然接受秦国郡县制那么无疑会让形势进一步恶化,于是乎刘邦采用的是“半郡县半分封”的形势治理汉国。

  除了自己之外,刘邦当时还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其中张敖的父亲张耳就是赵王。用后来的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江山只能称王,刘邦怎么会允许有别人来染指自己的江山呢?

  于是在汉朝建立不久之后就开始诛杀异性王,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刘邦贡献最大的、和等七位异姓王。

  这个时候刘邦也犯了一个难题,韩信、彭越、英布等几人居功自傲,对待刘邦不满已久,刘邦要拿下他们掌握他们的罪证不难,张敖这个人太过于小心谨慎了,在《史记》当中就这样记载

  公元前199年,刘邦从平城经过赵国,张敖负责接待刘邦。在几日之中,刘邦极尽各种刁难人之事来羞辱张敖,可是张敖始终是不为所动,小心谨慎的对待。

  也就是说,无论刘邦怎么样苛责张敖,张敖始终没有发怒,也就是说刘邦想要逼反张敖的图谋从这就打破了,于是便采用了一个极端的办法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刘邦霸占张敖的妻妾,就不怕他不反,事后刘邦则可以“不知者不罪”糊弄过去。

  果然在刘邦霸占了张敖的妻妾之后,在一年后就爆发了张敖门客预谋刺杀刘邦的事情,刘邦闻之大怒,立马就将张敖逮捕入狱,也就是说到了这一步刘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事情出乎刘邦的预料,在这件事情之中的参与者贯高不承认这是张敖所为,只说这是自己和其他门客一手谋划,绝口不提张敖的事情。

  而张敖入狱终究是引发舆论,刘邦本身并无罪证证明张敖参与刺杀,而且张敖和刘邦关系又极为密切,所以在各方压力之下刘邦释放了张敖,原来的异姓王爷是做不成了,最终只能成为个安稳侯爷。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刘邦针对的就是张敖,张敖家族在赵国很有影响力,当年反秦斗争时,赵国的领袖就是张耳。

  后来刘邦又分封张耳为赵王,可是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势必会对刘邦的汉朝产生威胁,刘邦分封七个异姓王只是形势所迫并非发自内心愿意,刘邦的这件事情看似是一桩荒唐无比的野史,背后却是刘邦诛杀异姓王的手段,帝王的心思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张敖可能看出了刘邦的图谋,所以无论刘邦怎么样羞辱都无动于衷,故而七个异姓王之中张敖的结局算是最好的,而其他诸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下场不可谓不惨。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