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曹髦要亲率数百人去讨伐司马昭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知识 2022-07-06 09:34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学习方法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为何不在觐见的时候杀掉,而是不自量力地带领几百奴仆飞蛾扑火?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里,魏帝曹髦带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及宫中数百侍卫、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讨伐司马昭。他们在东止车门吓跑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的士兵,不久和中护军军队相遇。曹髦不愧为后代,亲自用剑拼杀,却被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刺杀。他死时,年仅19岁。

  好多人奇怪,曹髦为何不在司马昭觐见的时候杀掉,而是不自量力地带领几百奴仆飞蛾扑火?曹髦带领几百奴仆送死,他也是无奈之举,分析如下。

  其一,曹髦本身就是被司马家族的司马师扶植的,早已没有实权。

  曹髦是魏文帝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正宗的曹魏皇族。本来曹魏帝位和曹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由于夺权失败,被司马师所废,才被选为继承人的。如果没有权臣,曹髦就是走狗死运了,他可惜的是,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权臣,早已架空曹魏皇室。曹髦虽然贵为皇帝,还不如一个的权力大,自己手下无兵无权,什么事情都得看司马师的脸色办事。

  如曹髦公元254年给予大将军司马师“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公元256年封司马昭为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黄钺。曹髦当时的境遇还不如当年的,只是一个傀儡而已,手下已经没有可用之人了。

  其二,曹髦已经被司马昭亲信监视,动手没有胜算。

  “剑履上殿”特权,意思就是可以佩戴宝剑上殿。一般情况下,文武大臣们朝见皇帝,必须,只有给国家做出特别贡献的大臣,才能享受到这项待遇。如、、、、曹操等人都有过这项待遇。司马昭虽然两次推辞“剑履上殿”的特权,可是宫廷卫士早已换成忠于司马家族的人了,这才是司马昭推辞“剑履上殿”特权的底气所在。

  如果曹髦想要在司马昭觐见时,除掉他,怎么也得找人商量吧,得找勇士动手吧。只要曹髦流漏出一丁点对司马昭的不满,司马昭很快就会知道。试想,曹髦这样的境遇,他还能成功吗?之所以能够除掉权臣,是建立在有等重臣的辅佐下,才一举铲除的。

  现在,曹髦没有一个能够信任的大臣。如他招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个可能会帮助自己的大臣,结果其中就有两个向司马昭告密。《》中记载如下

  帝乃出怀中黄素诏投地曰“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惧,况不必死邪!”于是入白。沈、业奔走告昭,呼经欲与俱,经不从。

  其三,即使曹髦侥幸杀掉司马昭,也无济于事。

  即使曹髦在司马昭觐见的时候,侥幸除掉,他也很难收拾残局。因为司马昭代表的是整个司马家族及士族的利益,他只是一个代言人而已。司马师讨伐淮南叛乱,受到惊吓身亡,又出来一个司马昭。即使曹髦在司马昭觐见自己的时候,侥幸除掉他,也会出来一个新的权臣,如司马昭的儿子。

  这时,还是司马家族掌握大权,他们会报复自己,进一步打压曹魏宗室。如北魏皇帝,使用计策,成功诱杀权臣和元天穆。他在除掉权臣尔朱荣后,却受到了尔朱家族最惨烈的报复,不久被俘虏北上,缢杀于晋阳三级佛寺。元子攸作为一代帝王,却被手下叛贼擒获,还被像拖死狗一样,给关押,被绞杀。

  而曹髦的境遇还不如元子攸,他无兵无将,而司马家族铁板一块,得到了其他士族的支持。曹髦如果在司马昭觐见时,将其杀死,下场也可能和元子攸一样惨。

  由于以上三个顾虑,曹髦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了光明正大地带领奴仆讨伐权臣司马昭的决定。他在赌,赌没人敢背上弑君的之罪。没想到出来一个成济这个“只知道执行上级命令”的傻蛋,听从贾充之命,对皇帝曹髦动手,自己也被当作处决了,还被灭三族。

  曹髦是一个有血性的族人,他不愧为曹操的后代,没有像汉献帝一样,坐等被废,被取代,而是奋起反击,虽然失败,也是一条好汉。他这是无奈之举,但凡有一线生机,他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