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亲征漠北,最后结果怎么样?
在举兵“”后,攻进南京击败建文帝,自己当上了的第三位。当朱棣即位时,漠北草原的蒙古已经分裂为[dá dá]和瓦剌[ǎ là]两大势力,并且彼此水火不容,互相斗的厉害。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棣称帝后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国内的建设上,因此,他最初也是企图和蒙古势力言和。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给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写信,里面说:“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不料,朱棣派出的使节竟然被杀,朱棣大怒,当年七月,朱棣派靖难有功的淇国公丘福为,率师十万北征鞑靼。
但由于明军对鞑靼的力量估计不足,再加上丘福轻敌,十万大军竟在胪朐河(今蒙古境克鲁伦河),丘福等将领也都战死。
朱棣更加怒不可遏,他准备亲自动手收拾鞑靼所部。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组织了号称“五十万”大军,从北平程出塞,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蒙古腹地挺进,并于五月一日顺利到达了胪朐河。
明军的前锋探知鞑靼内部发生分裂,大汗本雅失里不愿跟随太师阿鲁台向东逃窜,而是独自率领一部分亲信向西,现已奔逃兀古儿扎河(克鲁伦河北)一带。
朱棣果断分兵,自己带领精兵携带二十日的粮草,向西追击,在五月十三日这一天,赶到斡难河畔,追上并重创了这一部的鞑靼军,本雅失里汗只与七名亲信乘乱渡过斡难河逃脱了。
接下来,明军主要的目标便是向东逃窜的阿鲁台所部,一场龙虎斗又即将展开。但是,由于漠北草原的无限宽广,明军一时寻找不到鞑靼的主力部队。
六月初九,明军来到兴安岭静虏镇(兀儿古纳河一带),仍迟迟找不到敌军的主力。是继续前进,还是班师回朝?举棋不定的朱棣只好求助于随军的术士。
当时,那些随朱棣“靖难”起事的诸如、金忠、袁珙等奇人异士均不在军中,姚广孝、金忠留京辅助太子监国,而袁珙因为年事已高,在朱棣首次北征的这一年已死亡。
据《》记载,当时军中只有两名年轻的随军术士:袁忠彻(袁珙之子)、皇甫仲和。
袁忠彻曾经参与过靖难举事,现在是朱棣的随军扈从。皇甫仲和是睢州(今河南商丘睢县)人氏,史称其精通“天文推步学” ,能够利用天文来预知世事,如今的他还是一介布衣,正想利用自身的本领为帝王效劳,以作为进身之阶。
朱棣即命皇甫仲和与袁忠彻占卜,以定进退。很快,两人便得出了答案。皇甫仲和的回复是:“今日未申间,寇当从东南来。王师始却,终必胜”(《明史·方技》),袁忠彻的应答与皇甫仲和相同。
朱棣得知敌军有可能出现的消息后,便打消了撤军的念头,决定继续等候。
然而,一直等到日上中天仍然没有敌人的踪影。朱棣等得有点不耐烦,便叫来皇甫仲和与袁忠彻,质问两人是否计算有误?两人回答仍和原来的一样。
急性子的朱棣发火了,他命左右给这两名年轻的术士戴上刑具,并说如果到时没有应验,即将两人处死。
正在朱棣暴跳如雷的时候,哨兵从外奔跑进来报告: “敌军已经来到! ”
朱棣转怒为喜,连忙下令将皇甫仲和与袁忠彻释放。
正如皇甫仲和与袁忠彻所预言的那样,鞑靼军从东南方向发起攻势,而明军也在接战时稍为退却了一下,然后,依靠着新式部队神机营的火器轮番射击,打得鞑靼军队。
在山冈上指挥的朱棣知道反击的时机已经来到,当机立断指挥明军向鞑靼军杀去。鞑靼军队全线溃退,阿鲁台在逃跑时竟然坠于马下,不过没有摔死,又攀上战马狂奔。
双方正在你追我赶之时,变幻莫测的草原上突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能见度随之降低,鞑靼人乘机溜走。
深入敌人腹地的朱棣想乘夜班师。而袁忠彻与皇甫仲和再次提出反对意见,声称: "明天会有敌人来降,请姑且等待一下。”
朱棣已经对这两名术士的话是言听计从。,第二天,果然有部分鞑靼军队来降。至此,这两位年轻的术土被军中将士。
等朱棣回朝后,将袁忠彻升为中书舍人,而皇甫仲和则由白身晋升为钦天监正,如愿以偿地成为明朝掌管天文历法的长官。
这位皇甫仲和也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今北京市的古观象台,其建设过程中就有皇甫仲和的功劳。明正统二至七年(1437年-1443年),当时的钦天监正皇甫仲和还按照南京鸡鸣山观星台的时期仪器复制了浑仪、简仪、圭表、浑象等铸铜仪器。
正统十四年(1449年),皇甫仲和已老,明英宗受宦官王振的欺骗,要效仿明成祖亲征瓦剌。百官谏阻不听。皇甫仲和审时度势,建议先立储君,以防敌人劫持皇上以要挟,后来果然有“”,明英宗被瓦剌领袖所俘。
也先挟持明英宗率瓦剌大军,京城内人心震动时,皇甫仲和仰观天象,预言敌兵必退。第二天,总兵杨洪自宣府、自大同带兵驰援北京,不数日,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