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明英宗朱祁镇没必要发动“夺门之变”?

历史知识 2022-07-06 07:1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景泰八年(1457年),太上皇在、、等人的拥戴下发动了“”,第二次登上了皇位。但很多人指出其实朱祁镇没有必要发动所谓的“夺门之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学习方法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在“”中被瓦剌俘虏。为了免受瓦剌的要挟和恢复朝廷运转,群臣拥立朱祁镇之弟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随后在领导下开始了。

  明朝群臣拥立朱祁钰为皇帝纯粹是临时决策,他们心中认为皇位还是属于朱祁镇一系的。朱祁钰登基为帝有个前提条件立朱祁镇之子为太子。当时还无心长时间当皇帝的朱祁钰也答应了。

  可惜权力是会上瘾的,朱祁钰当了皇帝后就想让自己的子孙永远控制皇位。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此事遭到明朝群臣的广泛反对,朱祁钰也是极为郁闷。

  结果在景泰四年(1453年),年仅六岁的朱见济夭折。朱祁钰只有一个儿子,朱见济的夭折导致其世袭垄断皇位已经不可能了。朱见济的夭折对朱祁钰的精神和生理打击极大,间接导致朱祁钰病重不起。

  朱祁钰病重后,礼法上继承皇位的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太上皇朱祁镇复位,二是前太子兼大侄子朱见深继位。而朱见深当时只有不到十岁并且没有强势的母后,朱见深继位后的皇权也必然会交给朱祁镇。

  综合来讲,在朱祁钰病重不起的时候,朱祁镇只需要在宫里等着朱祁钰驾崩就可以将皇位收回到自己一系子孙手中,根本不需要发动所谓的“夺门之变”。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