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姓王地位最高的韩信到最后被杀。韩信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知识 2022-07-05 22:0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之死造成他人生悲剧收场的重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韩信,是西汉王朝的缔造者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作为之一,曾位居大将军,左丞相。他虏魏,破代,平赵,下燕,东击齐、南灭楚,潍水杀龙且,垓下破,立下了不世之功。,曾经在分封诸王的时候许诺他“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以此来让韩信安心。

  可惜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说的就是韩信。韩信的成功是由萧何的大力举荐开始的,但也是在萧何出的计策下败亡的。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在刘邦平定天下以后,之前所封的七个异里,韩信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但韩信清楚地知道作为开国的刘邦必然会对那些开国功臣放不下心,而自己也是会被防范最深的那一个。所想果然没错,他是第一个被贬的,从‘楚王’变成了‘淮阴侯’,因为这件事韩信行事也变得更加低调。但这样的日子又岂是韩信想过的,想到自己可是立下过的,于是对这样的生活也愈加不满,尤其是看到曾经的部下、等人与自己时,这既让韩信羞愧无脸见人,也让他对刘邦更加恨恨不已。,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他总是若有若无地表露出自己心中不快。

  有一次韩信闲来无事便想去拜访昔日好友。樊哙见了韩信之后,恭恭敬敬地将韩信请进家门,还庄重地行使了跪拜之礼。可是,韩信一直都认为樊哙只不过是刘邦的一名随从,与其为伍实在是有失身份。于是,面对樊哙的时候,韩信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樊哙的跪拜。起身后,樊哙诚惶诚恐地说道“大王今天竟来到了臣的家中,这真是臣的荣幸啊。”

  此时的韩信完全被自己心里的不平衡和不满冲昏了头脑,这樊哙地位再怎么低,他也是刘邦的连襟啊,更何况如今的樊哙实际上和韩信还是同级。所以樊哙都已如此对待韩信,韩信完全可以见好就收。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韩信不仅在樊哙家中耍足了威风,还在出门的时候趾高气扬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我这辈子竟然跟樊哙这种人为伍。”

  已经被贬职的韩信早已忘掉,他应该低调行事,但他没有。他的这种行为只会让刘邦更加警惕,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推,甚至于一颗想要造反的心已蠢蠢欲动。

  几年过后,有一位名叫陈豨的大将特别喜欢招揽人才,在外独掌兵权多年,就有人向刘邦说这陈豨招贤纳士,恐有异心。十年(197)七月,太上皇去世,刘邦借此将陈豨召回京城,没想到陈豨以病重作为理由推脱掉了,可是,躲得过一时,躲不了一世啊!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陈豨思来想去只能决定造反。为了剿灭起义,刘邦,并下旨让韩信一同前往,但韩信此时又怎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他先是谎称病重不肯随军出征,又和陈豨约定里应外合,就这样,韩信还是踏上了造反的路。

  韩信想要袭击太子和时,自己的一个家臣不愿意,韩信就把他关了起来,家臣的弟弟就告发了韩信想谋反。吕后害怕韩信的党羽不就范,就和萧何商量,让萧何唤韩信前来,萧何便给韩信发帖说“就是有病也得来。”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韩信想也没想就去了。

  韩信来了以后,吕后立马命武士把韩信绑了,在意识到情况不妙时,韩信大喊出刘邦许诺他的“三不杀”,想以此来保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的吕后对此早有预料,她先是用布袋子套住韩信的头,又马上命人将韩信从头到尾包了起来。这样的话,韩信就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了,至于“见铁器不杀”,吕后就更有计策了,她命身边的宫女拿着竹签向布袋子捅去,就这样,韩信被活活捅死了。一代名将竟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不得不说,韩信的死不只是刘邦的原因,与他自己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若他能安于自己的王侯之位,下场也不至于如此悲惨,正如《·淮阴侯列传》中所写“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只能说韩信把脸面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加上他太过刚直、傲慢无礼的性格,个性上的缺陷,这些都是造成他人生悲剧收场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