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的仁义体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仁义为宋国带来了什么?

历史知识 2022-07-05 22:0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继之后,第二位宋襄公,一生讲究仁义,即便是与交战的战场上,还以仁义为主,确丢了性命。

  春秋时期的,是一个小国,病重时,太就谏言让他的哥哥目夷继承国君。宋桓公因为目夷的母亲是个侍妾,是为庶子,所以没有同意太子的请求。桓公去世后,太子兹甫即位,这就是宋襄公。封他的哥哥目夷做了宰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从国君位,就可以看出,宋襄公是一个很有仁义之心的人。

  五霸之首齐桓公去世后,公子为抢夺国君位,大打出手,国内混乱。齐国太子就逃到了宋国,宋襄公召集几国合力将齐国太送回齐国即位,这次事之后,宋襄公的名望在各国之中逐渐形成。

  有了点名望后,宋襄公就想效仿齐桓公,召集各国国君会盟,也想弄个霸主当当。想的容易,做起来难啊,宋国那么小,国力也一般,强于宋国的楚国,也是蠢蠢欲动,肯定不服气听宋襄公的号召。当时形成了两股势力,一个是以楚国为首的楚、齐、郑、陈、蔡等国,另一个就是以宋国为首的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势力上下可想而知。

  宋襄公听说支持当霸主,郑国国小、国力弱,所以宋襄公就发兵攻郑,想把楚国的左膀右臂先铲除。郑国是楚国的小弟,小弟挨打了,大哥肯定是要出手呀。于是,楚国就派兵攻宋,救援郑国。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一带)交战。

  宋军在河的对岸已经列好队伍,等待楚军进攻。因为泓水是一条河,所以楚军需要先渡河。在渡河的时候,宰相目夷就要攻打,宋襄公就制止了,两军交战,要公平对垒,哪能趁人家正过河时攻打呢?

  好,目夷忍了。继续等……。楚军都已经过河了,目夷就要攻打,宋襄公又制止了,两军交战,要公平,人家过来河还没有列好阵势呢,怎么能攻打?这不公平。

  于是,目夷又忍了。等楚军列阵完毕,直接朝宋军攻来。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也受伤了,第二年因腿伤治不好,死了。

  即便是宋军大败,宋国人都怨恨宋襄公不听目夷的话,宋襄公还是用仁义之词辩解说“君子不能,不能攻打未列好阵势的军队。”目夷就说了“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还说什么君子之道!真的按襄公你说的做,就去当奴隶服侍人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这就是历史上的。楚国救了郑国,也开始了在中原的扩张,在后来的数年间,楚国的势力一度达到黄河以北。宋国因宋襄公的仁义,在泓水之战后就沦为了二流国家,也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