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漏杀司马懿,司马懿也漏杀一个 最后结果风水轮流转

历史知识 2022-07-05 22:0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操生性多疑,曾经出过“梦中杀人”的闹剧,让人不敢在他睡觉的时候接近他。即使是这样一位精明的人,最终也为自己的后代留下隐患。而这个隐患,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在乱世中被誉为“冢虎”,曹操多次请他出山被拒。实际上,司马懿属于投机性的人物,时机不成熟他是不会出动的。这一点要考虑到司马懿的家世。往上回溯到灭亡后,司马家是分封的十八诸侯之一----殷国司马卬。

  但随后,在的统一战争中被迫投降。但因为有这样的祖先的背景,司马懿有很大的概率也会有争夺天下的野心。

  所以,司马懿在赤壁之战中搞暗箱操作,阻击曹操一统天下的行为也就说得通了。,曹操何等聪明,也发现了司马懿能量极大,是个后患,所以就想找机会将他除掉以免他颠覆自己后代的统治。司马懿却埋头庶务,不给曹操抓住自己把柄的机会。并且,司马懿和的关系相当不错。

  当时,曹丕和之间因为立储的问题争执不休,司马懿凭自己独到的眼光加入了曹丕的阵营。而且曹丕最终能登上帝位,也有司马懿的一份大功。所以曹丕上位后,司马懿也青云直上。

  但随着司马懿的权力膨胀,曹魏宗亲的势力衰弱,最终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彻底颠覆了曹魏的统治。

  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这一政变并没有完全清算敌对势力。因为司马懿和曹操如出一辙,漏掉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某种意义上也颠覆了自己的统治。而这次的这个人就是他少年时的同窗----桓范。

  桓范出身于大族谯国桓氏,和司马懿在少年时即相识,二人实力相当。但二人在高平陵之变中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当时的桓范官居大司农,在高平陵之变中选择帮助一族。

  他携带大司农印去找,为他献策“现在带着少帝前往,再号召天下诸侯来勤王,就可以击败司马懿夺回政权”。曹爽昏庸无能,并不打算采取他的建议。而是选择听信司马懿开出的条件,去做一个“富家翁”。但司马懿显然是会,不仅将曹爽一组诛杀,桓范也被处死。

  既然桓范也死了,那为什么又说他是漏网之鱼呢?因为他的儿子桓楷成功逃到了江南,保留了谯国桓氏的血脉。西晋的统治也没有安定几年,就遭遇了。西力迅速衰弱,随后又遭遇五胡内迁,于是西晋不得不南迁,史称东晋。

  提到东晋,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大将桓温---此人也出自桓楷逃离北方的那一支桓氏。桓温自少时就有胆有识,18岁时就手刃了自己家族的三个仇人。,当时的谯国桓氏在东晋的门阀社会中并不受待见。

  因为桓氏是靠军功起家的,而且在刚来到南方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势力。甚至桓温在向家族求亲的时候也被拒绝。于是桓温下决心由自己来打破这一成律。

  桓温的方式,自然是北伐。桓温前后发动三次北伐,平定蜀地,虽然功败垂成,但也为自己在朝中积攒了相当的威望。于是他大肆清理朝中反对他的势力,甚至也被他借故废掉并另立新君。

  在他即将被加九锡即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不出几年,桓玄做了皇帝。这样看来,桓氏最终也颠覆了司的统治。

  曹操没有很好的处理司马懿,导致司马懿在颠覆了曹氏的统治。但司马懿也确实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而且极其擅长隐忍。他在曹操手下韬光养晦,为的就是最终争得天下。

  司马懿也没有将桓氏家族赶尽杀绝,导致晋国南迁后桓氏家族再度崛起,以至于颠覆了司马家的统治。这样看来,两朝的结局相似度极高,都是权臣篡位亡国。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