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只是个宦官,为什么能让两位皇帝为他树碑立传?

历史知识 2022-07-05 20:3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皇陵是或皇室成员的陵墓,包括了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而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末年明皇帝的心腹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

  众所周知,古代有很多太监靠着皇帝的宠信而祸乱朝纲、为非作歹,为人薄情寡义、。而小编今天讲的这位给后世留下正面形象,他就是王承恩。

  王承恩,明末宦官,河北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明年间进宫,担任信王府的掌管太监,即自朱由检()一出生开始就照顾他。

  当时想要,王承恩却帮助朱由检,使得魏忠贤只好在临死前宣布由信王朱由检继位,深得崇祯信任,在崇祯年间担任司礼监太监(是时太监的最高职位)。

  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动,表现题材为“龙马负书”、“”等神话传说。

  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亲自撰写,先后为其竖碑两座颂赞忠君节烈不事二主的精神。到帝即位后,他也亲自为王承恩,还曾亲自前往思陵专程祭奠。

  王承恩的,能够让后来的统治者也放下身份和政见来祭奠,可见其精神之感人。,这也是每一个统治阶层都乐于做的,毕竟赞扬王承恩就是推崇忠诚。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